题目内容
15.如图中①②③三条线分别代表北半球夏半年某日三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回答问题.(h为一已知量)(1)①表示的地点是北极点,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h的范围是0°<h≤23°26′,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纬h.
(2)三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是①、②地.这一天地球上发生极昼现象的范围是北纬(90°-h)及其以北地区.
(3)③位于②地的西南方向.
(4)该日②、③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数值H1为2h,H2为90°-h.
分析 (1)北半球夏半年从图可知,①地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定值,在北极点.该地夏半年(从春分到秋分),春分时该地太阳高度h是0°,以后逐渐增大,夏至时达最大值23°26′,以后减小.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与极点的太阳高度相等.
(2)白昼的太阳高度大于0°,从图可看出,①、②极昼.太阳直射纬度数与极昼的纬度数互余,且在同一半球.
(3)②在北纬(90°-h),③在赤道,②距北极点近,③在南边;③正午出现的时间比②迟,在西边.
(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求算该日②、③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数值.
解答 解:(1)北半球夏半年时,太阳直射点在0°~23°26′N(包括23°26′N)之间移动,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北极点在北半球夏半年每天太阳高度值整日几乎不变,直射点的纬度正好等于其太阳高度,故h的变化范围为0°<h≤23°26′.
(2)从图上可看出②地昼长为24小时,①地为北极点,故①、②两地发生极昼现象.由于①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推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值等于h,进一步求得极昼范围最南端为北纬(90°-h).
(3)根据昼夜长短情况,可判定②位于北半球,③地位于赤道,北京时间12时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②地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高,故②地位于120°E经线上;利用北京时间18时时③地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高,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③地位于30°E经线上.
(4)该日②、③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数值H1为90°-(90°-h-h)=2h,H2为90°-(h-0°)=90°-h.
故答案为:
(1)北极点;0°<h≤23°26′;北纬h;
(2)①、②;北纬(90°-h)及其以北地区;
(3)西南;
(4)2h;90°-h.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视运动现象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A. | 这一天昼长24小时 | B. | 此刻地方时为正午12时 | ||
C. | 即将进入夜 | D. | 经度为150°E |
A. | 0.7千米 | B. | 1.9千米 | C. | 2.5千米 | D. | 3.7千米 |
A. | “雪龙”号始终处于极昼 | |
B. | 成都(30.6°N,104°E)的日落时刻逐日提早 | |
C. | 万象(18°N,103¾)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 |
D. | 班加罗尔(13°N,77.5¾),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
A. | 向正南 | B. | 向正北 | ||
C. |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 D. |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A. | ①③⑤ | B. | ①④⑥ | C. | ②④⑥ | D. | ②③⑤ |
A. | 三个站某日的昼长相等 | |
B. | 三个站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 |
C. | 有一天正午,三个站的等高旗杆的影长相等 | |
D. | 有一天,三个站能同时看到日出 |
A. | 15°E | B. | 165°W | C. | 120°E | D. | 90°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