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乾隆三十七年(171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这段话反映的问题是
- A.古代人民大力兴修水利,抗洪涝灾害
- B.人多地少,围湖造田,生态环境恶化
- C.封建统治者已注意到农业区划的重要性
- D.民不聊生,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增长缓慢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朝前期全国人口变化情况简表
表
年份 |
顺治十八年(1661年) |
康熙五十年(1711) |
乾隆二十七年(1762) |
乾隆五十九年(1744) |
道光十三年(1833) |
人口 |
约0.2亿 |
约1亿 |
约2亿 |
约3.1亿 |
约4亿 |
材料二 清代……边陲地区的开发,高产作物蕃莳、玉米的引进,中国人食用植物粮食的习惯等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社会安定与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所谓“康乾盛世”比历代时间都长。……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又下诏:“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继而实施“摊丁入亩”的赋税改革
材料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二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从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3.结合政治和地理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当前人口政策的正确性。
材料一
清朝前期全国人口变化情况简表
表
年份 |
顺治十八年(1661年) |
康熙五十年(1711) |
乾隆二十七年(1762) |
乾隆五十九年(1744) |
道光十三年(1833) |
人口 |
约0.2亿 |
约1亿 |
约2亿 |
约3.1亿 |
约4亿 |
材料二 清代……边陲地区的开发,高产作物蕃莳、玉米的引进,中国人食用植物粮食的习惯等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社会安定与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所谓“康乾盛世”比历代时间都长。……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又下诏:“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继而实施“摊丁入亩”的赋税改革
材料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二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从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3.结合政治和地理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当前人口政策的正确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
材料二 清代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迫于生计,山西、河北等地大批人口北迁内蒙垦荒。
时间 | 人口 (万人) | 全国耕地 (万亩) | 人均耕地 (亩) |
康熙元年 (1662年) | 8300 | 71300 | 8.59 |
乾隆三十八年 (1774年) | 26800 | 98600 | 3.69 |
统万城遗址(位于今毛乌素沙地内),曾是北朝赫连勃勃的都城,自然环境曾是“临广泽而带清流”。1964年夏,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发现它时,这里却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和波浪起伏的沙丘。
材料三 过去,我们认为“人定胜天”,现在,我们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非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宰者”,这种观念是现在与以前相比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最主要的变化。
(1)材料一所指的土地开发模式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谈谈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生产、人口和生态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纪人类在认识人与自然问题上的重大变化。在这个问题上,当前国际社会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