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分)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空间分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产业转移渐成常态。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图甲为我国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图乙为A经济圈某农庄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材料二? B经济圈内某省2008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据图甲,概括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3分)
(2)据图乙,列举四项该农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分)
(3)从材料二中看出,与中部和北部地区相比,该省南部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点?(3分)?
(1)先由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向东部沿海转移;再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现由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向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转移。(3分)
(2)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农业结构多样化;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温泉、垂钓、采摘、餐饮等第三产业;实行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利用地热和沼气,解决生活用能问题。(4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4分)
(3)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粮食产量低。(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甲,根据图中产业转移的箭头判断,我国产业转移的规律是先由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向东部沿海转移。再由我国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现在是由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向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转移。
(2)读图乙,该农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农业结构多样化。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效益。发展温泉、垂钓、采摘、餐饮等第三产业,改善了产业结构。在各生产环节中,对废弃物实行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充分利用地热和沼气,解决生活用能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
(3)读表格数据分析,南部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说明南部经济发达。南部城市人口数量多,占南部总人口比重大,所以城市化水平高。但是南部粮食产量低,说明第一产业不占重要地位。
考点:产业转移的规律,可持续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小题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
【小题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6分)
资料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小题3】地震发生时,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为 (1分)
A.2月21日11时51分 | B.2月22日3时51分 |
C.2月22日11时51分 | D.2月23日3时51分 |
资料三 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小题5】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