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河流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分析 无论北半球或南半球,由河流向陆地凸出的那岸是凹岸,由陆地向河流凸出的那岸是凸岸;河流是堆积凸岸,侵蚀凹岸.
解答 解:由题,根据河流凸岸、凹岸理论,在河流凸岸泥沙堆积,河流的凹岸受流水侵蚀强,所以图中四地堆积作用显著的是甲、丁.根据河流宽度,分析丁处河道较宽,应位于河流下游,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向左偏,甲地的沉积较少,丁地的沉积较多,所以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丁地,选项D对.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某三角洲上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凹凸岸的堆积与侵蚀.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安徽省地形和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安徽省三大流域概况比较表
(1)简述安徽省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2)概括安徽省耕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3)比较淮北平原、皖南山地农业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类型的差异.
材料一:安徽省地形和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安徽省三大流域概况比较表
项目 | 淮河流域 | 长江流域 | 新安江流域 |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 6.70 | 6.60 | 0.66 |
流域面积占全省的比重(%) | 48.0 | 47.3 | 4.7 |
水资源量占全省的比重(%) | 26.0 | 63.4 | 10.6 |
耕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 3.02 | 1.33 | 0.08 |
耕地占全省的比重(%) | 68.0 | 30.0 | 2.0 |
(2)概括安徽省耕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3)比较淮北平原、皖南山地农业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类型的差异.
气候条件 | 农业生产类型 | |
淮北平原 | ||
皖南山地 |
6.F为一小岛,1月份小岛西侧( )
A. | 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 | B. | 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 | ||
C. | 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 | D. | 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 |
13.目前,我国人口( )
A. |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 | |
B. |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 |
C. | 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 | |
D. | 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 |
3.图中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 B. | ④③②① | C. | ③②①④ | D. | ④①②③ |
10.如图,甲、乙两图中,图甲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乙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题目.该地形区的名称及其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
A. | 华北平原、盐碱化 | B. | 内蒙古高原、荒漠化 | ||
C. | 东南丘陵、水土流失 | D.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
2.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 | |
B. | 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印度洋板块全部为海洋 | |
C. | 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漂浮在软流层之上 | |
D. |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都为高大的山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