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下表,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6年)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人均耕地面积(hm2)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4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 5377 | 7066 | 5929 | 6929 | 6366 | 6427 | 5322 |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3)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1)①土地连片,耕地面积广大;②农业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总产量大;③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④肥沃的黑土
(2)有。
①东北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突出特点,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使东北成为全国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
②已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起到很大的作用。
(3)①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培育优育品种、选用先进的化肥和农药等。
②树立“大农业”观念,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③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使农产品增产增值。
解析
|
读下表,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6年)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hm2)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4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 5377 | 7066 | 5929 | 6929 | 6366 | 6427 | 5322 |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3)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读下表,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6年)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人均耕地面积(hm2)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4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
5377 |
7066 |
5929 |
6929 |
6366 |
6427 |
5322 |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3)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地表净辐射是地表通过短波、长波辐射过程得到的净能量,是驱动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在地气系统的相互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下表是我国近50年对八个区域的地表净辐射变化趋势分布统计表,读下表回答1-2题。材料来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3.2月
|
区域名称 | 站点数目 | 显著下降站点数目 | 下降百分比 |
① | 76 | 17 | 22.4 |
内蒙古区 | 67 | 37 | 55.2 |
东北区 | 84 | 44 | 52.4 |
② | 96 | 77 | 80.2 |
华中区 | 194 | 155 | 79.9 |
华南区 | 37 | 29 | 78.4 |
③ | 41 | 22 | 53.7 |
青藏区 | 104 | 37 | 35.6 |
1、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表1,判断图中①②③的地区分别为( )
A. ①:西南区 ②:华北区 ③:西北区 B. ①:华北区 ②:西南区 ③:西北区
C. ①:西北区 ②:华北区 ③:西南区 D. ①:华北区 ②:西北区 ③:西南区
2.有关我国近50年区域地表净辐射变化及其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
A、西部地区的净辐射变化幅度大于东部地区
B、地表净辐射年际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主要与东西部的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C、青藏地区的净辐射变化幅度最小与青藏高原的积雪变化无关
D、从季节的角度分析,冬季净辐射变化下降幅度大于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