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分析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时,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也最大.

解答 解: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甲、乙、丙昼长小于12小时,丁地昼长大于12小时,属于南半球的是丁地.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昼长的纬度分布,解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1.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材料二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材料三  如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1)英国在工业化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据材料一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
(2)据材料三,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所谓“食”就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和月食就是这样出现的.图为日食形成原理图.
材料二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将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间,在中国境内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时间可超过6分钟.在我国形成了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北部、安徽、江西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的巨大最佳观测带.
8时12分,重庆合川看到“初亏”,8时16分,湖北罗田看到“初亏”,8时24分,浙江舟山看到“初亏”…太阳逐渐复圆.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和杭州、安徽的铜陵等城市由于观察日食角度好而成为“日全食经济圈”.
(1)由材料一可知,日食产生的原因在于日、地、月三者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挡住了阳光.浙江舟山的居民看到了日食的全过程,该过程是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2)当天,小王由于工作原因,只能在长沙观看,他能看到的是D
A.月食              B.日全食          C.日环食        D.日偏食
(3)家住上海的杨先生得知自己位于此次日全食最佳观测带上,十分兴奋,但在22日当天他并未观测到壮观的日食景观.原因最可能是C
A.观测方法不当              B.观测仪器故障
C.此日上海为阴雨天气        D.预报不准确,上海地区不能观测到日全食
(4)报道中称苏州、嘉兴、杭州、上海、铜陵等城市成为“日全食经济圈”,试分析其经济活动具体包括哪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