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A 25-year-old student from Hubei was admitted into Tsinghua, Chinas most famous university, after an eight-year . Li Jun comes from a poor family in a small village of Hubei Province. He first going to college in the year 2000 he was admitted by a local school after

from a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at age 17.

As a art student, he passed the exam again next year but ____

school due to economic pressures in September 2002. Life seemed but Li didnt give up. He earned a by working part time in Wuhans art rooms and tutoring students. But he never lost sight of his lifelong dream of the Academy of Arts Design of Tsinghua University. Li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five continuous years starting from 2003. , he missed making the cut one mark last year.

In 2008, his fifth try, Lis efforts . he finished the qualifying exam in his province and was finally admitted as a sculpture major into Tsinghua University. Every year, Li took art in Beijing and took exams from December to March. He then took cultural courses in his school till June. The rest of the year he spent on work. Li said he hadnt any money from his family since he graduated from the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Li said the reason he maintained for eight years was that he wanted to change his through knowledge.

by his contribution, Li Juns university him 9,000 yuan out of his tuition fees of 11,450 yuan. An eight-year struggle may have come to an end for Li Jun, but a new has now begun. Li said he would not worry about repaying loans at present. He wants to study well and more scholarships.

【1】 A. research B. struggle

C. service D. expectation

【2】 A. talked of B. told of

C. dreamt of D. knew of

【3】A. where B. when

C. that D. since

【4】 A. learning B. seperating

C. dating D. graduating

【5】 A. gifted B. surprised

C. interested D. easy going

【6】 A. went on with B. watched out for

C. dropped out of D. looked forward to

【7】 A. unfair B. hard

C. practical D. busy

【8】 A. value B. respect

C. freedom D. living

【9】 A. entering B. visiting

C. supporting D. pursing

【10】 A. turned to B. applied for

C. called for D. adapted to

【11】 A. Instead B. At times

C. However D. Besides

【12】 A. took off B. paid off

C. gave off D. sent off

【13】 A. ways B. programmes

C. success D. courses

【14】 A. full-time B. part-time

C. out of door D. all

【15】 A. asked for B. looked for

C. prayed for D. waited for

【16】 A. plan B. ideal

C. fate D. opinion

【17】 A. Encouraged B. Influenced

C. Accused D. Impressed

【18】 A. funded B. gave

C. paid D. cost

【19】 A. challenge B. life

C. case D. relationship

【20】 A. spend B. win

C. care D. use

【答案】【1】B

【2】C

【3】B

【4】D

【5】A

【6】C

【7】A

【8】D

【9】A

【10】B

【11】C

【12】B

【13】D

【14】B

【15】A

【16】C

【17】D

【18】A

【19】A

【20】B

【解析】 【1】经过八年的努力,一名来自湖北的学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struggle相当于effort,由下文可知。

【2】他在2000年就梦想着上大学。dream of+n./v.-ing梦想……”

【3】when为关系副词,在从句中作状语。

【4】graduate from毕业于……”

【5】他是一名有天赋的艺术生,第二年,又通过了考试。gifted adj.有天赋的。

【6】由于经济的压力,他于2002年9月份退学了。drop out of退出……”

【7】生活似乎不公平,但他没有放弃。

【8】他通过在武汉的艺术室做兼职及做家教来谋生。earn a living=make a living谋生。

【9】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考进清华大学的梦想。

【10】他从2003年开始,连续5年申请大学的入学考试。

【11】然而,他在去年以一分之差又失去了这个机会。

【12】在2008年,也是第五次尝试,李的努力成功了。

【13】他被录取到雕刻艺术专业,每年他都在北京上艺术课,从12月到3月参加考试。

【14】他把其余的时间用在兼职工作上。part-time兼职的。

【15】自从毕业以来,他从来没有向家里要过钱。

【16】李说,他坚持8年的原因是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17】他的贡献给了他的大学极好的印象,他的大学给予他资助。

【18】fund vt.资助。

【19】八年的努力奋斗结束了,但新挑战已经开始。

【20】他想努力地学好,赢得更多的奖学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飞天归来“交答卷”

昨天,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公开亮相。“今天,我们向祖国和全国人民交答卷来了。飞赴太空前,我们曾庄严承诺,请祖国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如今,我们实现了承诺。”指令长号海鹏说。这是11月18日返回地球后,两位航天员首次讲述33天太空飞行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据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两名航天员返回北京后进行了3周的隔离恢复。目前,他们身体重力再适应进展顺利,各项生理指标恢复符合预期目标。隔离恢复期间,航天员中心采取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监医保措施。航天员恢复情况表明,这些措施科学有效。隔离恢复期结束后,两名航天员将进行为期1个月的疗养,促进身体全面恢复。

景海鹏:陈冬太棒了 没出现一点失误

景海鹏是我国唯一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他说,由于工程技术上的不断提高,这次飞行提供了更加舒适完善的工作生活环境。与自己曾执行过的神舟七号、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相比,这是“一次真正享受和体会失重的飞行任务”。

景海鹏说,以前看不到新闻联播和体育节目,吃饭也只是为了保证营养。而这次飞行,不仅能看到各种电视节目,还能享受到各种美食。“一边吃饭,一边听音乐、看电视,让我们的身心状态非常好。”“红烩排骨、香芋蹄筋,什锦蔬菜……”说起为这次太空之行准备的美食,景海鹏如数家珍,“不仅能吃饱、能吃好,还能点菜。”景海鹏说,5天不重样的菜谱,让他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其中雪菜兔肉就是他的最爱。

他在保证工作之余,专门抽出时间来欣赏和拍摄舷窗外的地球美景。在飞船上升段时,景海鹏看到了太空与地球之间形成的一道漂亮的天地线,“已经四年没有欣赏到这么美的景色了,当时心情很舒服。”景海鹏说。

“陈冬表现太棒了,如果满分100分,我给他硬邦邦的100分。”景海鹏说,陈冬把地面上教员所教的东西,都运用到天上去,没有出现一点失误。

陈冬:难忘的经历 幸运的旅程

对于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冬来说,难忘的经历实在太多。第一天太空飘移,第一次种菜、养蚕宝宝,在太空中看祖国壮丽山河……第一次真正的失重感觉,陈冬记忆犹新。“不知道怎么用劲,只要稍微一使劲,就容易过。”他说,刚开始,每走一步都需要找束缚器,后来慢慢适应了失重环境。“我也开始享受失重,还自创了很多姿势,如翻跟头、转圈等。”

陈冬觉得,能和景海鹏组成乘组,非常幸运,一心里很踏实。任务期间,景海鹏在方方面面部非常照顾自己。“从一进船,就告诉我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平时也经常嘱咐我多休息。”让陈冬感动的是,运动时,景海鹏看到他流汗了,总会递上毛巾,甚至会把加热好的水递到他嘴边。工作中,景海鹏又是严格认真的,一次做不好就继续做,直到拿到满意的数据才行。

太空跑步的诀窍:仰起头

33天的太空之旅,航天员参与的在轨试验和实验有38项之多。每一项,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就是其中一项。景海鹏说,第一次,别说跑,走都走不成样。那天晚上,景海鹏对陈冬说:“如果不成功,咱们回去可没法向科研人员交代。”

第二次,景海鹏和陈冬开始相互观察,寻找技巧,慢慢地可以走上几步了,但远远没有达到能跑起来的要求。这让他俩压力更大了。

第三次刚开始,景海鹏还是没办法跑起来。“可以理解,不能原谅。”有些无奈的景海鹏一边走着,一边仰着头对陈冬说。就在这一仰头的瞬间,景海鹏突然感觉到自己能跑起来了。突如其来的感觉,让他明白了通过头部可以调整重心。“速度越大,头需要往后仰的角度越大。”慢慢地,他走了起来,然后加快跑了起来,最终验证成功了。到了后半段,他和陈冬甚至可以双臂展开、抱着头、背着手,变换各种姿势地走或者跑。“第四次,我们完全可以像在地面上使用跑步机一样,非常轻松自如地跑起来。”景海鹏说。

2016-12-08《北京晚报》有删改)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此次航天飞行对于三度飞天的景海鹏和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冬来说,有着不同的感受:景海鹏觉得是一种享受,陈冬则一直非常紧张。

B.景海鹏和陈冬在33天的太空之旅中,完成了需要参与的38项在轨试验和实验,连很难的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都顺利攻克了。

C.陈冬能够把地面上教员所教的东西,没有一点失误地运用到天上,为此景海鹏对他非常满意。

D.这次太空之旅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不仅可以看新闻联播和体育节目、吃美味的食物,还可以翻跟头、转圈。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新闻报道采用了“倒金字塔”式的结构,从景海鹏、陈冬亮相开始说起,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使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太空生活。

B.本文的小标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前两个小标题提示读者写作的对象分别是景海鹏与陈冬,最后的小标题概括了二人摸索太空跑步方法的内容。

C.在太空工作中严格认真,队友之间相互配合,对待实验反复尝试,都是景海鹏与陈冬完成任务的主观原因。

D.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其中对两人练习太空跑步的重点描写,给读者以现场感,增强了新闻的文学性。

E.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这篇报道的刊发距离景海鹏、陈冬公开亮相只有一天,体现了新闻及时迅速的特点。

3这则报道的第二段属于新闻背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树对泥土的情谊

卢晓琳

1917年,牟善初出生在山东日照一个农耕家庭。1943年,牟善初从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当时毕业生有军用民用两个去向,自己抓阄决定选择哪一个。牟善初抓到了民用,这让立下奔赴战场,驱赶日寇,还我河山志向的牟善初非常失望,恰好一位抓到军用的同学因种种原因不能从军,于是二人私下进行了调换。第二年,牟善初如愿奔赴云南腾冲抗日前线,当上了手术队上尉军医,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他和战友们抢救了一个又一个抗日军人的生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974年,牟善初调入解放军总医院工作。该院老年心内科名誉主任叶平深感牟老为祖国医学事业培育人才的赤诚之心,牟老指导过无数学生的论文,无论多忙都对论文仔细修改和把关,但从不在文章中署名第一作者,他说要多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强这样描述牟善初对学生的指导:实验数据若有不准确,必须重算;实验动物缺失一只,必得补齐;论文中的每一个英文单词他都细心校正。

95岁前,每天8点准时上班——“病人有事,随时叫我

我国隋唐名医孙思邈曾云: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牟善初的学生、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小鹰永远忘不了1992年春节前的一次抢救。患者因肺心病心力衰竭,憋喘明显,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仍无明显起色。血生化和动脉血气报告提示,复杂的酸碱平衡紊乱可能是重要诱因。心中没有把握的李小鹰拨通了牟善初家的电话,时已深夜两点钟,窗外大风卷着漫天雪花肆虐。我马上就来。牟善初在电话里说。当病区的电梯门打开时,李小鹰仿佛看到了圣诞老人:75岁的牟善初大步跨出电梯,羽绒服上落了一层厚厚的雪花,急切出门都没来得及换上棉鞋的牟善初,脚上的一双布鞋已然湿透。老师见我第一句话是,病人怎么样了?他仔细检查究病人后就指导我们抢救,直到病情稳定下来,就这样在病房守了一夜。

令老年肾内科护士长张瑞芹非常震撼的是,牟善初一直到95岁,每天8点准时上班,每周三、五去病区查房、会诊,每次在病房里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每两周还去一次药房了解新药。

我和患者就像大树对泥土的情谊。在牟善初90岁生日上,老人说的这句话让秘书周桂芳感慨不已。

在临床,时间全给病人

治病救人不是索取,更不是交易,知识和技能是人民培养的,解除病人的痛苦是我应尽的责侄。百岁老军医牟善初在回忆文章《暮年忆旧》里的话语铿锵有力,我的座右铭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在牟善初的二女儿牟小芬眼里,双休日里爸爸极少在家,更别提工作日下班后的时间了,她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爸爸被急救电话叫到病房抢救病患。当记者想看看近期的全家福照片时,牟小芬有些无奈地笑着拿出唯一一张20世纪60年代初期拍下的全家福。面对记者的不解,牟小芬说:爸爸除了忙临床的事,还要带研究生,好不容易有点空闲,也都用在了图书馆和他的书房。记得有次我生病了,希望爸爸带我到医院看病,他说病房冈巧刚收治了一位病危患者,要去抢救,让我自己到门诊找某巢医生。

生活上极尽简朴的牟善初至今还穿着带补丁的衬衣扣袜子,但他对待群众从不吝啬。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牟善初就拿出5万元钱为家乡建希望小学。中国工程院颁发给牟善初1 5万元的奖金,他分文未取,全部捐给医院设立了牟善初医疗保健科研奖励基金,为年轻人的成长进步铺路架桥……

(摘编自《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在解放军总医院工作40余年,牟善初成绩斐然,多次获得国家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4次获中央保健委员会颁发的特殊贡献奖。但他对此看得很淡,不仅支持家人当旧物处理掉自己多年获得的荣誉证书,就连评院士的机会也不在意,至今仍是医院院士墙上唯一不是院士的专家。不过,在总医院人的心目中,牟善初不是院士,胜似院士。

(李师荀《百岁军医牟善初:改写老人寿命的医学泰斗》)

20世纪70年代末,牟善初高瞻远瞩,组建了全军第一个老年医学研究室,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国重点学科,成果一批又一批,享誉军内外、国内外。他主编了《现代老年急症学》《现代老年肾脏病学》《新编内科学》,参编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涉及的老年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压痛、兔心痛、、骨质疏松、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几十种。这些著作和论文,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疾病有很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姜天骄《百年淬炼医中大将》)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牟善初早就立下奔赴战场,驱赶日寇,还我河山的志向,后如愿以偿赶赴抗日前线,抢救军人生命,他不仅是一名医者,也是一位军人。

B.牟善初对学生论文的修改和把关从不马虎,具体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动物数量的完整,甚至细心到每个英文单词的正误。

C.牟善初75岁那年,在接到医院的求助电话后,不顾深夜漫天飘雪,鞋都来不及换,连忙赶到医院,仔细检查病人情况,指导抢救。

D.牟善初一心扑在工作上,多在医院,极少在家,更别提陪家人了,全家福也只有一张早年拍下的,面对家人的埋怨他毫不在意。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牟善初有着赤诚报国的坚定信念和医者本色,也有大爱精神,他生活极尽简朴,却拿出资金建希望小学,设立基金鼓励年轻人。

B.牟善初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组建了第一个老年医学研究室,成果累累,享誉国内外。

C.牟善初编写医学著作,发表沦文,涉及几十种老年疾病,这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疾病有很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因此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

D.牟善初花心思指导学生论文,但从不在文章中署名,连多年的荣誉证书也当旧物处理掉,甚至也不在意评院士的机会,可见他淡泊名利。

E.这则通讯介绍了牟善初的崇高人格和大情怀,激励着当代人,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同时又通过牟善初周边人和亲人对他的描叙,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3】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大树对泥土的情谊的内涵的理解。

答: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张子良,字汉臣,涿州范阳人。末四方兵起,所在募兵自保。子良率千余人入燕、蓟间,耕稼已绝,遂聚州人,阻水,治舟筏,取蒲鱼自给,从之者众,至不能容。子良部勒定兴、新城数万口,就食东平,东平守纳之。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因以宿帅之众夺全所劫老幼数万以还。全怒,连徐、邳之军来攻。子良与宿帅斫其营,全失其军符,走死扬州。时金受重围于汴,声援尽绝,有国用安者,图以涟水之众人援,道阻,游兵不能进。子良与一偏将昼伏夜行,得入汴,达用安意。金君臣以为自天降也,曲赐劳来,凡所欲皆如用安请。因以徐、宿二州授子良。明年,子良进米五百石于汴,授荣禄大夫,总管陕西东路兵马,仍治宿州。当是时,令已不行于陕,而用安亦卒不得志。徐、宿之间,民无食者,出城拾橹穟以食,子良严兵护之,以防钞掠。猝遇敌,子良被重伤,乃率其众就食泗州。泗守阅兵,将图之,子良与麾下十数人即军中生缚其守。民不欲北归者,欲走傍郡,子良资以舟楫,无敢掠其财物。岁戊戌,率泗州西城二十五县、军民十万八千余口,因元帅阿术来归。太宗命为东路都总帅,授银青荣禄大夫,升京东路行尚书省兼都总帅,管领元附军民,进金紫光禄大夫。庚子,赐金符。自兵兴以来,子良转徙南北,依之以全活者,不可胜计。中统二年夏四月,世祖命为归德、泗州总管,降虎符,仍管领泗州军民总管。八年,卒,年七十八。赠昭勇大将军、佥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追封清河郡侯,谥翼敏。

(节选自《元史·张子良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B.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C.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D.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曾灭北宋,后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B.金紫光禄大夫,古代文官官职名,为皇帝近臣,依君主诏命行事,在元代为从一品。

C.世祖,古代皇帝庙号,一般为断代史开创者,或王朝中承上启下有为君主的特定庙号。

D.虎符,即兵符,是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持符者拿有其中一半即可调兵遣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良招募有方,民心归附。金末时局动荡,各地招募自保,他带领民众以水为屏障,建造船只,采蒲根、捕鱼维持生计,归附的人多得难以容纳。

B.子良善于用兵,取得胜利。夏全联合大军攻打宿州,子良与守将夺取夏全军符,敌人不战而败;后他又带领部下活捉了想加害他的泗州知州。

C.子良爱护百姓,宅心仁厚。他曾率众救回被夏全劫掠的老幼数万,也派兵保护出城寻找食物的百姓,对于想到别地去的百姓,他也资助以船只。

D.子良生前加官,死享哀荣。他先后担任东路都总帅,京东路行尚书省,归德、泗州总管等职,被赐予金符、虎符;死后受追赠和追封,给予谥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金君臣以为自天降也,曲赐劳来,凡所欲皆如用安请。

译文:

(2)猝遇敌,子良被重伤,乃率其众就食泗州。

译文: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