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m

0.26

时间t/s

4

平均速度v/(ms﹣1

0.15

(2)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3)斜面应选择坡度较小还是较大的好?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4)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

(5)要测小车由甲至乙的速度,若小车过了乙点才停止计时测出的速度偏

【答案】(1)见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m

0.26

0.64

0.9

时间t/s

2

4

6

平均速度v/(ms﹣1

0.13

0.16

0.15

(2)不是匀速运动;因为小车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与从乙到丙的平均速度不等;

(3)坡度较小好;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4)动力;

(5)小.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求出小车从甲到乙、从乙到丙、从甲到丙的路程,求出小车从甲到乙、从甲到丙的运动时间,利用v=求出小车从甲到乙、从甲到丙的平均速度,完成表格;

(2)根据小车从甲到乙、从乙到丙平均速度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

(3)实验时,斜面放的坡度要小些,这样小车的运动时间时间长.

(4)小车放在斜面上就可以自主的由静止变为运动,使斜面上的小车获得动力;

(5)让小车过了乙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

解:(1)以小车的左轮与刻度尺的接触点为参考点,

由图和表可知,从甲到乙,小车的路程s1=0.26m,运动时间t1=5:06﹣5:04=2s,从乙到丙,小车的路程s2=64cm﹣0=64cm=0.64m,运动时间t2=5:10﹣5:06=4s,从甲到丙,小车的路程s=90cm=0.9m,运动时间t=5:10﹣5:04=6s,

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v1===0.13m/s;

从乙到丙的平均速度v2===0.16m/s,

所以填表如下: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m

0.26

0.64

0.9

时间t/s

2

4

6

平均速度v/(ms﹣1

0.13

0.16

0.15

(2)由(1)的计算可知,小车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与从乙到丙的平均速度不等,

因此小车全程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斜面应尽量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4)在该实验中,小车放在斜面上,松手后小车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由静止变为运动,设置斜面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车获得动力,能够自由滑下;

(5)如果让小车过了乙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故答案为:

(1)见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m

0.26

0.64

0.9

时间t/s

2

4

6

平均速度v/(ms﹣1

0.13

0.16

0.15

(2)不是匀速运动;因为小车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与从乙到丙的平均速度不等;

(3)坡度较小好;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4)动力;

(5)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