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用小灯泡研究电学规律的几个实验。
(1)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将电流表接在电路中某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
②实验中可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三个位置的电流来寻找规律,以下取点组合合适的是 ( )
A.EAD B.EDF C.FCD D.FAB
(2)用图甲研究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其中两只灯泡的阻值不相等)。
①完成图丙中未完成的连接,要求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
②用电压表分别准确测量了L1和L2两端的电压,则这两个电压值应 (相等/不相等)。
(3)用图丁的电路比较灯泡的亮度。
①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均不亮,且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为均0V。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②恢复正常后,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后,均发现甲灯较亮,且测量甲灯电压的电压表示数也较大。对此的合理解释是:两灯串联时,通过灯泡的 相等,电压越高, 越多,因此灯越亮。
(4)用戊图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实验原理: ;
②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只有0.8V,为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应向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 时,并读出 ,可算出额定功率的大小。
③小明在实验时,不小心将电流表损坏,由于没有多余的电流表更换,老师取走电流表,并拿来一只定值电阻R0,并提醒小明将它串联接在了原电路中接电流表的位置处(图未画出),请你帮助小明利用该电路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小明的实验步骤应该是:
I. ;
II. ;
III.计算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 (用已知量和测量表示,其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用Ue表示。).
【答案】((1)①断开;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②A;(2)②相等;(3)①滑动变阻器断路或甲、乙两灯泡同时短路;②电流;电流做的功;(4)①P=UI;②左;电压表的示数为2.5V;电流表的示数;③Ⅰ、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为2.5V;Ⅱ、断开开关,将电压表拆下并联到R0两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0;Ⅲ、U额U0/R0
【解析】
试题分析:(1)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偏,因此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②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时,需测量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A、E为干路中的一点,AD分别为两条支路中对应的点,因此A中的组合合适;B、EF都为干路中的一点,D为一条支路中对应的点,因此B中的组合不合适;C、F为干路中的一点,CD为同一条支路中对应的两点,因此C中的组合不合适;D、F为干路中的一点,AB为同一条支路中对应的两点,因此D中的组合不合适;故选A;(2)①已知电源电压为4.5V,因此电压表选择0~15V的量程;使两灯泡并联,电压表并联在L2两端的电压;如下图所示:
②因为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因此用电压表分别准确测量了L1和L2两端的电压,则这两个电压值应相等;(3)①如果电路发生断路,并且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为均0V,则电路故障为滑动变阻器断路;如果电路发生短路,并且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为均0V,则电路故障为甲、乙两灯泡同时短路;②因为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灯泡两端电压越高时,由W=UIt可知,电流做的功越多,因此灯越亮.(4)①测量灯泡额定功率的原理:P=UI;②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只有0.8V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要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即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故需将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可算出额定功率的大小;③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必须测出额定电压下小灯泡的电流; 在电流表不能使用时,可以把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串联到电路中,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利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流,即为小灯泡的额定电流,再根据P=UI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所以改变后的实验方案电路图如图所示:
主要实验操作步骤:
Ⅰ、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为2.5V;
Ⅱ、断开开关,将电压表拆下并联到R0两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0;
Ⅲ、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U额U0/R0。.
【题目】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钩码,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图表中.
实验次数 | 钩码所受重力G/N | 提升高度h/m | 拉力F/N | 绳端移动的距离s/cm | 机械效率 |
1 | 2 | 0.1 | 1.0 | 0.3 | 667% |
2 | 4 | 0.1 | 1.7 | 0.3 | 78.4% |
3 | 6 | 0.1 | 2.4 | 0.3 |
(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2)在第3次测量中,机械效率为 .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填“高”或“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