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2010?静安区一模)首先发现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安培
B.奥斯特
C.欧姆
D.伏特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分析:
根据对物理上有重大贡献的物理学家的了解和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
解答:
解: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人类历史上首先发现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常识:电生磁是由哪位科学家发现的,记清每位物理学家的贡献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趣味数学口算题卡系列答案
同步口算题卡系列答案
天天练口算题卡系列答案
口算题卡延边大学出版社系列答案
英才教程奇迹课堂口算题卡系列答案
A加金题 系列答案
学习方案系列答案
全优测试卷系列答案
新课标学案高考调研系列答案
凤凰新学案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0?静安区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ρ
水
>ρ
酒精
),若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则可以确定( )
A.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2010?静安区一模)横截面积相同的甲、乙两根铜导线,甲长1米,乙长1分米,甲的电阻
大于
大于
乙的电阻;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通过甲的电流
等于
等于
通过乙的电流.(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10?静安区一模)下列应用中,不属于利用连通器的是( )
A.听诊器
B.船闸
C.茶壶
D.锅炉液位计
(2010?静安区一模)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压力知识后,对“压力作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1)如图所示,该组同学将一个长方体铁块放置在一块平整的海绵上,盛放海绵的玻璃容器上标有间隔距离相等的刻度线.
①由图(a)或(b)可知,当物体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会发生
形变
形变
.
②该小组同学在分析、比较图(a)和(b)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后,得出了初步结论.则该结论为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
(2)该组同学通过上述等实验,得到了在压力或受力面积相同时的情况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压力的关系.他们接着又进一步研究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他们分别将若干个重力不同的物块放置在同一海绵上.实验时,他们仔细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并记录海绵的凹陷程度及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表二
实验序号
压力(牛)
受力面积(厘米
2
)
海绵凹陷深度(格)
实验序号
压力(牛)
受力面积(厘米
2
)
海绵凹陷深度(格)
1
1
0.10
2
4
2
0.20
2
2
4.5
0.15
5
5
7.5
0.25
5
3
8
0.16
9
6
14
0.28
9
①分析比较
1和4或2和5或3和6
1和4或2和5或3和6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相同,压力作用效果相同
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相同,压力作用效果相同
.
②分析比较
1和2和3或4和5和6
1和2和3或4和5和6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