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刚利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个相同的蜡烛。

1)他们在进行实验之前,一起商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具体问题是:平面镜成像时,_______

2)他们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为了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薄越好,主要是为了减小由于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对测量的像距与实际像距的差异;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__

4)用两个相同的蜡烛AB做实验,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

5)他们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____(填“A”或“B”)的一侧观察;

6)探究中,他们要改变_______至少做三次实验,目的是使结论__________

7)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小明思考:如果身高是1.7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5m处,小刚在镜中的像与小刚相距_____m。当小刚远离镜子时,像的高度______1.7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便于找到像并确定像的位置 反射 垂直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A 物距 具有普遍性 7 等于

【解析】

(1)[1] 实验前应明确实验的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就是要探究物体在平面镜前不同位置时成像的情况,即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2)[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可以方便的找到像的位置,便于测量物距和像距;

(3)[3]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4]玻璃板必须与水平桌面垂直,即保证玻璃板竖直放置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才能与所成的像重合,才可以比较物像大小;

(4)[5]实验中的两蜡烛要求大小相同,是为了用蜡烛B代替蜡烛A的像,来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

(5)[6]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

(6)[7][8] 为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时应将改变物体的位置即改变物距,至少做三次实验;

(7)[9]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由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这位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5m处,那么他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5m,则镜中的像与本人相距:

3.5m+3.5m=7m

[10]当人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像的高度仍等于1.7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