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科学家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填写出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________、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交流与合作。
【答案】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论证 评估
【解析】
科学探究是研究物理规律最常用的方法,探究过程包括七个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计划、收集证据,评估,交流与合作。
【题目】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电路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L2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较大,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 L1断路 B. L1短路 C. L2短路 D. L2断路
【题目】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7年6月15日发行中国熊猫金币发行35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3枚,其中金银双金属纪念币1枚(如图所示),该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为北京天坛祈年殿,并刊国名、年号及“中国熊猫金币发行三十五周年纪念”字样;圆形双金属纪念币背面图案为食竹大熊猫及竹林,配以部分熊猫金币主景图案以及竹叶底纹组合设计,并刊“30gAu.999+12gAg.999”字样及面额。30克金12克银圆形双金属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30克,含纯银12克,直径45毫米,面额5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6000枚,其中纯金体积约为1.56 cm3,纯银体积约为1.14 cm3.
(1)根据已有密度知识计算该枚金银双金属纪念币的平均密度的大小;
(2)为保护纪念币,通常纪念币装于塑料水晶盒内(盒子质量约14g),其中水晶盒的表面积约为16cm2,则该币平放于课桌面中央时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3)某同学想知道该纪念币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小明同学设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挂着该纪念币在空中时的重力F1和浸没在水中后的示数F2求出浮力;小茜同学设计用实验室天平测出该币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质量m再求出浮力;结合实验误差等角度的分析,说说这两种方案的利弊.
【题目】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因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_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少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__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题目】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做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面与镜面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 s/cm 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 t/min,绘出图线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______12cm;
(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
(3)为了方便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___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玻璃板。
(4)如图丙所示,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_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 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5)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题目】两个电阻A和B.在一定温度下,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电阻为 Ω.将他们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总电流是A.这时A电阻在1s内所产生的热量是 J.
【题目】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调及响度
【题目】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 符号 表示.
【题目】通电导体周围磁场的方向跟导体中电流的 ________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