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请阅读《古代对电的认识》,回答问题

古代对电的认识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形声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

《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得更为明确:“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的指负电荷,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电荷发生转移,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__________

2电火烧塔下佛面是因为佛面的金属膜属于________,强大的放电电流通过佛面的金属膜,金属被熔化。而窗户不异也是因为窗户为木制,木头属于________,所以仍保持原样。(选填导体绝缘体

3随梳是指(头发)随着梳子(飘起),随梳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二者带上_____电荷而相互吸引。(选填“同种”或“异种)”

【答案】摩擦起电 导体 绝缘体 异种

【解析】

(1)[1]由于摩擦使物体的电荷发生转移而带电的现象称之为摩擦起电;

(2)[2][3]金属均属于导体,干木头属于绝缘体;

(3)[4]由于头发隧梳子飘起,则梳子与头发之间相互吸引,故二者应带上异种电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表一甲物质(固态) 表二乙物质(固态)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表二所示。

表一 甲物质(固态)

实验序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1

9

10

2

18

20

3

27

30

表二 乙物质(固态)

实验序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4

11

10

5

22

20

6

33

3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进一多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a)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三 甲物质(液态)

实验序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7

10

10

8

20

20

9

30

30

表四 乙物质(液态)

实验序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10

8

10

11

16

20

12

24

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