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冬冬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电源为两节干电池,滑片向左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实验过程中,当冬冬把电阻R由5Ω换成了10Ω时,为了使电压表变为原来的示数,应把滑片由原来的位置向
(3)下表是冬冬测得的三组数据,据此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4)冬冬同学想用一50Ω电阻再做一次,但换上电阻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示数变为2V,你认为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1)请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电源为两节干电池,滑片向左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实验过程中,当冬冬把电阻R由5Ω换成了10Ω时,为了使电压表变为原来的示数,应把滑片由原来的位置向
左
左
边调,然后再记录电流表的示数.(3)下表是冬冬测得的三组数据,据此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阻/Ω | 5 | 10 | 20 |
电流/A | 0.4 | 0.2 | 0.1 |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分析:(1)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根据电源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滑动变阻器要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当滑片左移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说明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要变大,据此选择下面的接线柱,连线时注意电压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
(2)将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R阻值变大、分压变大,为了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应使R两端的电压变小,所以要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大,据此判断滑片移动方向;
(3)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注意用好控制变量法;
(4)换成50Ω电阻,定值电阻阻值比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大得多、分压大得多,因此调节滑片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2)将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R阻值变大、分压变大,为了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应使R两端的电压变小,所以要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大,据此判断滑片移动方向;
(3)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注意用好控制变量法;
(4)换成50Ω电阻,定值电阻阻值比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大得多、分压大得多,因此调节滑片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解答:解:(1)电源电压是3V,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大是
3V,电压表的量程0~3V;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的接入,当滑片左移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连入的电阻变大,下面接线柱应接右端,电路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电路图如图所示.
(2)将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R两端的电压变大,为了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应使R两端的电压变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因此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变大,应向左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
故答案为:左.
(3)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电压一定时,电阻增大到原来的2倍、4倍,电流减小到原来的
、
,
由此可知: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故答案为: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定值电阻换成50Ω电阻时,定值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大,定值电阻分压太大,
由于滑动变阻最大阻值太小,滑动变阻器分压太小,无论怎样调节滑片,R的分压都大于2V.
故答案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3V,电压表的量程0~3V;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的接入,当滑片左移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连入的电阻变大,下面接线柱应接右端,电路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电路图如图所示.
(2)将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R两端的电压变大,为了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应使R两端的电压变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因此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变大,应向左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
故答案为:左.
(3)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电压一定时,电阻增大到原来的2倍、4倍,电流减小到原来的
1 |
2 |
1 |
4 |
由此可知: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故答案为: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定值电阻换成50Ω电阻时,定值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大,定值电阻分压太大,
由于滑动变阻最大阻值太小,滑动变阻器分压太小,无论怎样调节滑片,R的分压都大于2V.
故答案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物图的连接方法(量程选择、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等;第(2)问是易错题,解题是要认真分析;本题对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能力、电路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