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明与小辛同学利用图所示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滑轮组合方式 钩码的重G/N 钩码被提升的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定、动滑轮各一只 2 10 0.8 30
2 定、动滑轮各两只 2 10 0.7 40
分析表内的数据后说明:
①实验中两滑轮组更省力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②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③从实验数据分析能知道,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所用的动滑轮个数______,滑轮组机械效率越______.
精英家教网
(1)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弹簧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反映了拉力的大小;
(2)①因为提升同样重的钩码,0.8N>0.7N,所以第乙更省力;
②∵η=
W
W
×100%=
Gh
Fs
×100%,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2N×0.1m
0.8N×0.3m
≈83.3%,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
2N×0.1m
0.7N×0.4m
≈71.4%;
③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低,反之越大.
故答案为:
(1)匀速;
(2)①乙;②83.3%;71.4%;③越少;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同学们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有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同学们有异议,请你帮助分析和解决.
(1)一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G;
②组装好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匀速上升;
③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④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⑤根据公式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同学们进行交流之后-致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存在不合理,请你指出该
操作步骤
(只写出该步骤的序号);并说明不合理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
原因:滑轮转动时,滑轮与轴之间以及绳与滑轮之间存在摩擦,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
改进:物体匀速上升时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原因:滑轮转动时,滑轮与轴之间以及绳与滑轮之间存在摩擦,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
改进:物体匀速上升时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2 0.1 0.4 0.3
(2)另一位同学利用图甲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他记录了如下数据:
①同学们对该同学的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发现他的实验结果是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其表现在:
数据中的有用功是O.2J,大于总功O.12J,或(有用功大于总功)(机械效率大于1)
数据中的有用功是O.2J,大于总功O.12J,或(有用功大于总功)(机械效率大于1)

②分析他的实验过程,会发现导致实验结果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原因是
测力计的示数读错了,应改为O.8N
测力计的示数读错了,应改为O.8N

(3)解决争议后,他们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7
3 6 8 2.5 2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17
17

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物体移动的距离
物体移动的距离
无关.
③图乙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力的方向
力的方向

④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甲乙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相同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额外功和有用功都相同
额外功和有用功都相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