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周馨怡同学的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她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了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她改成以1.5 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求她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①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②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③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_______.
④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P丁(选填“>”“<“或“=”)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
B.热能只能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C.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医用氧气瓶中的氧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它是通过对氧气在常温下_____的方法,使之_____后贮存在氧气瓶中的.
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A. 铁的密度比锡小
B. 铁比锡硬
C. 铁传热比锡快
D. 铁的熔点比锡高
学习质量与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想用天平、量筒、烧杯、细线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别小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⑤用天平测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你认为他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下面所做的探究性活动与结论不匹配的是:
A. 活动:用油炸油条而不用水 结论:油热得快
B. 活动:手影游戏 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C. 活动: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 结论:响度与振幅有关
D. 活动:说话声把要上钩的鱼吓跑 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在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___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
下列事例中,由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
A. 风吹动树叶 B. 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
C. 汽车沿盘山公路匀速前进 D. 拉弯的弓把箭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