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所示是我国调查水下海山的“发现”号潜水器。海山的山顶位于海面以下800m处,山高为1400m。当潜水器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自身的重力;潜水器从山顶下降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到达山底部时它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___Pa.(不考虑海水密度的变化ρ海水取1.0×103kg/m3,g取10N/kg)
【答案】等于 不变 2.2×107
【解析】
[1]当潜水器漂浮在水面时,处于漂浮状态,则潜水器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2]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其它因素都无关。当潜水器从山顶下降的过程中,因为ρ海水、V排都不变,所以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不变;
[3]到达山底部时它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800m+1400m)=2.2×107Pa。
【题目】请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小文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进行“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和滑行的距离,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的质量为0.1kg).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小车初速度v/cm·s-1 | 8 | 16 | 24 | 32 |
小车滑行的距离s/cm | 10 | 40 | 90 | 160 |
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下来,是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消耗了小车的动能,且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多少就等于减少的动能.
(1)该实验过程中,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是通过改变_____(选填“高度”或“质量”)来实现的.
(2)小车在最高点具有的机械能是以_____能的形式存在的,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小车的动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质量相同时,小车的动能与小车初速度的具体关系是_____;当小车的初速度为20cm/s时,小车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为_____cm.
(4)小明同学发现,在小文实验的基础上,只要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理量,就能推算出每次小车到达平面时的动能大小.
①所需测量的物理量:_____;
②测量物理量的方法:_____;
③计算动能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E动=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