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请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小文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进行“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和滑行的距离,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的质量为0.1kg).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小车初速度v/cm·s-1 | 8 | 16 | 24 | 32 |
小车滑行的距离s/cm | 10 | 40 | 90 | 160 |
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下来,是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消耗了小车的动能,且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多少就等于减少的动能.
(1)该实验过程中,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是通过改变_____(选填“高度”或“质量”)来实现的.
(2)小车在最高点具有的机械能是以_____能的形式存在的,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小车的动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质量相同时,小车的动能与小车初速度的具体关系是_____;当小车的初速度为20cm/s时,小车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为_____cm.
(4)小明同学发现,在小文实验的基础上,只要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理量,就能推算出每次小车到达平面时的动能大小.
①所需测量的物理量:_____;
②测量物理量的方法:_____;
③计算动能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E动=_____.
【答案】高度 重力势 减小 小车的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62.5 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摩擦力 将小车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摩擦力f=F fs
【解析】
(1)[1]“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车在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是通过改变高度来实现的;
(2)[2][3] 小车在最高时具有的机械能是以重力势能的形式存在的,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减少的动能转化为内能;
(3)[4][5]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小车初速度变为第一速度的2倍、3倍、4倍时,小车滑行的距离变为第一次的4倍、9倍、16倍,由此得出小车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是:小车的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
=,=,
解得:
s2=62.5cm;
(3) ①[6] ②[7][8]减少的动能是克服阻力做了功,根据E动=W=fs,只要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摩擦阻力f;方法是将小车放在图中的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小车所受的摩擦阻力f)。
【题目】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_____,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
_____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_____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_____,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_____。
实验步骤 | A | B | C | D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1.6 | 1.8 | 0.5 | 0.3 |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_____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题目】如图 1 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 的水和食用油.
(1)使用相同的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的多 少。
(2)图 2 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象是_____(选填“甲”“乙”或“丙”)。
(3)某同学做实验时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液体 | 次数 | 质量 m / kg | 升高的温度△t /℃ | 加热的时间 t / min |
甲 | 1 | 0.1 | 5 | 1 |
2 | 0.1 | 10 | 2 | |
3 | 0.2 | 10 | 4 | |
乙 | 4 | 0.1 | 10 | 1 |
5 | 0.1 | 20 | 2 | |
6 | 0.2 | 20 | 4 |
①分析第 1、2 次,第 4、5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
②分析第 2、3 次或第 5、6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
③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还可以在质量相同、_____相同条件下,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则温度升高快的物质,它的吸热能力较__________。(选填“强” 或/span>“弱”)
【题目】小华等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 次数 | 钩码重力 G/N | 钩码上升 高度h/m | 绳端拉力 F/N | 绳端移动 距离s/m | 机械效率 η |
1 | 2 | 0.1 | 1.39 | 0.2 | 72% |
2 | 2 | 0.1 | 0.90 | 0.3 | 74% |
3 | 4 | 0.1 | 1.51 | 0.3 | 88% |
4 | 4 | 0.1 | 1.25 | ① | ② |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华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用丁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问表中①的值为_____;②的值为_____.
(4)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
(5)对第1次实验的机械效率略小于第2次实验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