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_____(结果精确到0.1%).这次数据是用图中_____(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要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_____。在第1次实验中,当拉着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F的功率为_____W。
(3)某同学认为,使用相同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越省力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确吗?_____。请你利用补充完整后的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你的判断依据:_____。
【答案】 66.7% 甲 增大所提物体的重力 0.3 不正确 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可知,第1次比第4次省力,但两次的机械效率却相同
【解析】分析:(1)根据求出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然后根据求出提升物体绳子的条数,从而确定滑轮组的装置;
(2)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钩码升高的距离相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同,说明使用的是同一装置,所做的额外功相同,提起的重物不同,机械效率不同据此得出结论。先根据和求出有用功和总功,然后根据即可求出拉力所做的额外功;
(3)比较1、4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解答:(1)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由可得,,而图乙中提升物体绳子条数为2,故选择装置乙;
(2)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知,对于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因此增大物体的重力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可知, ;由可得,;
(3)不正确;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可知,第1次比第4次省力,但两次的机械效率却相同。
故答案为:(1). 66.7% (2). 甲 (3). 增大所提物体的重力 (4). 0.3 (5). 不正确 (6). 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可知,第1次比第4次省力,但两次的机械效率却相同
【题目】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里面掺入少量纤维材料,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设计好方案,利用图中装置用落锤对样品进行连续撞击直至样品断裂,将数据记录在表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样品厚度/cm | 样品面积/cm2 | “﹣﹣”/cm | 掺入纤维 | 种类 | 纤维掺入量/% | 撞击次数 |
1 | 4 | 100 | 50 | 无 | 无 | 20 | |
2 | 4 | 100 | 50 | A纤维 | 0.1 | 80 | |
3 | 4 | 100 | 50 | B纤维 | 0.1 | 90 |
(1)样品的牢固程度可通过比较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 来判断.
(2)表中“﹣﹣”处填写的内容应为 .
(3)为缩短检验上述规格样品的实验时间,需减少撞击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 .
【题目】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凸透镜正对这太阳光,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2)在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中,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中心,凸透镜的光心,使三者位于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下表是小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物距μ/(cm) | 30 | 20 | 15 | 10 | 5 |
像距v/(cm) | 15 | 20 | 30 | 40 | / |
①第3次实验在光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_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
②第5次实验光屏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像.
③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________次数据是编造的.
④在第1次实验过程中,小明向小丽借来一副眼镜,并将其放在物体和凸透镜之间,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此时小明把物体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发现光屏上又成清晰的像,说明这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小丽视力的缺陷是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
(4)下列是小明实验过程中一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发现无论怎样移动三者位置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可能是凸透镜选择的焦距太小了
B.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
C.实验时有个小飞虫停在凸透镜表面,则光屏上所成实像将被遮挡一部分
D.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像大小没有变化但是变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