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时采用______作为平面镜,主要目的为了______,并将其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______的蜡烛位置放一个光屏(选填“点燃”或“未点燃”),并在图中的______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A”或“B”)。
【答案】玻璃板 确定像的位置 竖直 较暗 未点燃 B
【解析】
[1][2]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而且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增加光线的对比,使观察效果更明显;
[5]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外拿一只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适当的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即好像被点燃似的;
[6]在A位置能看到蜡烛和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在B位置不能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像,所以图中的B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题目】如图所示,小李同学在“探究响度与发声体振动幅度的关系实验”中,把一根钢尺的一端固定在桌面上,使钢尺的另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拔动钢尺的伸出端,听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情况,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 | 钢尺振动的幅度 | 响度的大小 |
第一次 | 小 | 小 |
第二次 | 中 | 中 |
第三次 | 大 | 大 |
(1)进行实验时,为了保证几次实验的音调不变,必须保持钢尺伸出的______不变。
(2)通过本实验可得到的初步结论为:发声体______,响度越大。
(3)利用此实验的器材,__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音调与发声体长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