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______(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便于______.某同学在做甲图实验中,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都难以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认为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小明把蜡烛放在图乙所示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左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调整后,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______(缩小/等大/放大)的实像.
(3)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很远处移至距透镜5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cm.
(4)如果凸透镜前的蜡烛A未点燃,在实验中将无法在光屏上看清蜡烛的实像,原因是光线的强度不够,请你判断我们在帮某同学拍照片时,最好让该同学脸______(迎/背)着太阳光的方向站.
解:(1)①使用透明玻璃板是采用其透明的物理属性,使眼睛在蜡烛A一侧能看到物体A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A的另一个物体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②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由“光屏应向M点的左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可知像距小于物距,”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从“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很远处移至距透镜5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可知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远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稍大于焦距,所以透镜的焦距约为5cm;
(4)我们在帮某同学拍照片时,最好让该同学脸迎着太阳光的方向站,因为如果背着太阳光的方向站,光线的强度不够,拍出的相片较暗.
故答案为:(1)透明性;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2)缩小;(3)5;(4)迎.
分析:(1)①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A一侧能看到物体A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A的另一个物体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②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2)由光屏应向M点的左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可知像距小于物距,再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性质.
(3)当物距很大时,像距非常靠近焦点.
(4)由“在实验中将无法在光屏上看清蜡烛的实像,原因是光线的强度不够,”可得出结论.
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眼睛从什么位置观察、刻度尺的作用等.
②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由“光屏应向M点的左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可知像距小于物距,”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从“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很远处移至距透镜5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可知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远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稍大于焦距,所以透镜的焦距约为5cm;
(4)我们在帮某同学拍照片时,最好让该同学脸迎着太阳光的方向站,因为如果背着太阳光的方向站,光线的强度不够,拍出的相片较暗.
故答案为:(1)透明性;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2)缩小;(3)5;(4)迎.
分析:(1)①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A一侧能看到物体A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A的另一个物体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②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2)由光屏应向M点的左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可知像距小于物距,再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性质.
(3)当物距很大时,像距非常靠近焦点.
(4)由“在实验中将无法在光屏上看清蜡烛的实像,原因是光线的强度不够,”可得出结论.
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眼睛从什么位置观察、刻度尺的作用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