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情况中密度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水在0℃﹣4℃之间

B. 正在形成风的空气

C. 一直在沸水中的铁块

D. 把铁板放到夏季烈日下暴晒

【答案】C

【解析】

(1)水在0~4℃之间是“反常膨胀”的,即温度升高,水的体积反而减小。因此,一定质量的水4℃时体积最小,即密度最大。

(2)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3)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4)热胀冷缩是物体具有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的特性,据此分析密度变化。

A、水在0~4℃之间是“反常膨胀”的,即温度升高,水的体积反而减小,所以4℃时水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

B、一定质量的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当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周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对流,这就形成了风,所以形成风时,空气密度是不同的,故B错误;

C、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一直在沸水中的铁块温度也不变,则体积不会变,质量也不改变,则铁块密度不变,故C正确;

D、铁板在夏季的烈日下暴晒,根据热胀冷缩原理,铁板受热体积变大,而质量不变,根据知,密度会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请阅读不辱使命的天宫一号并回答题。

不辱使命的天宫一号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属载人航天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在与飞船交会对接时大约距离大气层340公里,无人期间则会适当调高,约370公里,以减小轨道衰减速度,更节约能源。天宫一号绕地球一圈的运行时间约为90分钟。天宫一号在运行轨道上飞行时,可以近似看成是圆周运动。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所有跟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都消失不见了,这种现象被称为“完全失重状态”。如图所示为天宫一号在轨道上飞行的示意图。

2011年11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中国3位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飞行器。2013年6月20日10时14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的实验舱内开始了太空授课活动,带领着全国观众体验了神奇的太空课堂。如图所示为王亚平太空授课过程中很轻易地制造出的一个“巨大”的水球。

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

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次入大气层,落入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结束了它辉煌的一生。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文中内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天宫一号在运行轨道上飞行时没有惯性

B.天宫一号在运行轨道上飞行时运动状态不变

C.可以在天宫一号的实验舱内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D.可以在天宫一号的实验舱内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

对于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制造的巨大的水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多选题

A.这个水球形成的原因是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B.这个水球形成的原因是水分子之间存在斥力作用

C.在地面上很难制造出如此巨大的水球,说明在地球上水分子之间没有引力作用

D.如果向这个水球内注入一滴红墨水,经过一段时间整个水球都将变成红色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