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的煤油和100g的水.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煤油和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设煤油和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
表一 煤油
表二 水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升高的温度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2)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水或煤油),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不同物质(水或煤油)吸收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
(4)在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其定义式
(5)一个质量是20克的铝块,放出了176焦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18℃,这个铝块原来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C铝=0.88×103焦/(千克?°C)]
(6)为什么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小?
答: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 .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的夏季比内陆地区 .冬季比内陆地区 ,在一天之内温度变化比较
(7) 叫热量.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 .这是由于弯折铁丝是手对铁丝 ,使它的内能 ,温度 ,这个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表一 煤油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温度/℃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升高温度/℃ | 0 | 1 | 2 | 3 | 4 | 5 | 6 |
时间/min | 0 | 4 | 8 | 12 | 16 | 20 | 24 |
温度/℃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升高温度/℃ | 0 | 1 | 2 | 3 | 4 | 5 | 6 |
(2)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水或煤油),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在物理学中,用
(5)一个质量是20克的铝块,放出了176焦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18℃,这个铝块原来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C铝=0.88×103焦/(千克?°C)]
(6)为什么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小?
答: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7)
分析:由题知,两只烧杯中的液体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
(1)由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可知液体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据此得出结论;
(2)由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液体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据此得出结论.
(3)根据公式Q吸=cm△t,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综合分析可得出相应结论.
(4)根据对比热容概念及比热容定义式的掌握分析答题.
(5)由热量公式的变形公式分析答题.
(6)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或放出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据此分析答题.
(7)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是热量,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与热传递,据此分析答题.
(1)由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可知液体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据此得出结论;
(2)由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液体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据此得出结论.
(3)根据公式Q吸=cm△t,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综合分析可得出相应结论.
(4)根据对比热容概念及比热容定义式的掌握分析答题.
(5)由热量公式的变形公式分析答题.
(6)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或放出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据此分析答题.
(7)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是热量,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与热传递,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解:(1)由于水与煤油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观察表一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2)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后,可得: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
(3)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的比值是个定值,但比值的大小一般不同.
(4)物质吸收的热量Q与物质质量m和物质温度变化量△t(t-t0)乘积之比是物质的比热容,它反应了物质的特定,定义式是c=
.
(5)∵Q放=cm(t0-t),
∴铝块原来的温度t0=
+t=
+18℃=28℃;
(6)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的夏季比内陆地区温度低.冬季比内陆地区温度高,在一天之内温度变化比较小.
(7)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这是由于弯折铁丝是手对铁丝做功,使它的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1)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2)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3)质量相同的;是个定值,但比值的大小一般不同;
(4)物质吸收的热量Q与物质质量m和物质温度变化量△t(t-t0)乘积之比;c=
;
(5)28℃;(6)大;小;温度低;温度高;小;
(7)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传递能量的多少;发热;做功;内能增加;升高;机械;内.
(2)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后,可得: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
(3)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的比值是个定值,但比值的大小一般不同.
(4)物质吸收的热量Q与物质质量m和物质温度变化量△t(t-t0)乘积之比是物质的比热容,它反应了物质的特定,定义式是c=
Q |
m(t-t0) |
(5)∵Q放=cm(t0-t),
∴铝块原来的温度t0=
Q放 |
cm |
176J |
0.88×103J/(kg?℃)×20×10-3kg |
(6)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的夏季比内陆地区温度低.冬季比内陆地区温度高,在一天之内温度变化比较小.
(7)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这是由于弯折铁丝是手对铁丝做功,使它的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1)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2)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3)质量相同的;是个定值,但比值的大小一般不同;
(4)物质吸收的热量Q与物质质量m和物质温度变化量△t(t-t0)乘积之比;c=
Q |
m(t-t0) |
(5)28℃;(6)大;小;温度低;温度高;小;
(7)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传递能量的多少;发热;做功;内能增加;升高;机械;内.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比热容的试题,题量较大,涉及的问题较多,有一定的难度,认真分析实验数据,掌握比热的定义及定义式、熟练应用热量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的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放入100克水和100克煤油,用两只相同酒精灯加热,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已知ρ水>ρ煤油)
(1)甲图烧杯中盛的液体是 (选填“水”或“煤油”).实验中,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 .加热时间长短间接反映了 .
(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
(4)小组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同种物质,吸收热量与质量、升高温度的比值是定值.该结论是 (选填“正确完整”、“正确不完整”、“错误”)
表一 100克水 | 表二 100克煤油 | |||||||||||
加热时间 | 0 | 4 | 8 | 12 | 16 | 加热时间 | 0 | 2 | 4 | 6 | 8 | |
温度(℃) | 20 | 22 | 24 | 26 | 28 | 温度(℃) | 20 | 22 | 24 | 26 | 28 | |
升高温度(℃) | 0 | 2 | 4 | 6 | 8 | 升高温度(℃) | 0 | 2 | 4 | 6 | 8 |
(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
(4)小组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同种物质,吸收热量与质量、升高温度的比值是定值.该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