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8?青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①锯木头时,对锯条
做功
做功
,锯条的内能
增加
增加
,温度升高.
②请在图中完成物体AB经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③把质量为500g的水加热到80℃,吸收了2.1×104J的热量,水温升高了
10
10
℃,水原来的温度是
70
70
℃.
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克服摩擦做功、压缩空气做功,都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二是热传递;
(2)画出从A点射出的两条特殊光线:一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二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据此确定像的位置;
(3)知道水的质量、比热容和吸收的热量,利用吸热公式求水温升高值,又知道水的末温,再求水原来的温度.
解答:解:(1)锯木头时,克服摩擦对锯条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如图,画出从A点射出的两条特殊光线,确定像点A′,
进而画出像B′A′:
(3)∵Q=cm△t,
∴水温变化:
△t=
Q
cm
=
2.1×104J
4.2×103J/(kg?℃)×0.5kg
=10℃,
∴水原来的温度:
t=80℃-10℃=70℃.
故答案为:(1)做功,增加;(2)如图所示;(3)10,70.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凸透镜成像的画法、热量的计算,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8?青岛)进一步探究:
晓丽想要探究“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规律”,她首先做了如下实验:
如图,将托盘天平的左盘扣在支架上,调节天平平衡后,将一袋绿豆源源不断地从同一高处撒到左盘上,发现天平指针偏转并保持一定角度,左盘受到一个持续的压力.
容器中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现象与上述实验现象十分相似.可见,容器中大量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器壁时也会产生一个持续的压力,而
单位
单位
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就是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
(1)上述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有
类比
类比
法.
(2)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①晓丽对该问题进行了如下简化:
a、容器为长方体;
b、容器中的气体分子不发生相互碰撞;
c、容器中气体分子分为6等份,每一等份中所有气体分子均与器壁的一个内表面垂直碰撞;
d、所有气体分子的速度均等于它们的平均速度v;
e、所有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均为完全弹性碰撞(详见②中“c”).
②已知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分子个数为n0.晓丽推导出了气体分子的数学表达式.她的推导过程如下:(请将推导过程填写完整)
a、单位体积垂直碰撞到任一器壁的气体分子数n=
n0
6
n0
6

b、△t时间内垂直碰撞到某一器壁△S面积上的平均分子数△N=
n0v△t△s
n0v△t△s

c、由于是完全碰撞,因此△S面积上所受的平均压力F与△t的乘积为:F△t=△N?2mv;
d、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公式为:P=
2n0mv2
2n0mv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