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
A. 1 dm B. 1 cm C. 1 mm D. 1 μm
小琦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盒上方,然后逐渐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回答问题:
(1)小琦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琦所得数据可知粗糙材料比平滑材料的隔音性能________(填“好”或“坏”).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___(填“强”或“弱”).
对下列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冬天用暖手袋暖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B. 热机在压缩冲程中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C. 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D. 扫地时“尘土飞扬”,是由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被测物块的长度是 cm.
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400m决赛中,前300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100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
B. 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王的平均速度相等
C. 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
D. 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高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1)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2)实验如图甲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
(3)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读数为________。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
(5)从图丙的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6)小华和小杰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丁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不同。
(7)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下图戊、己所示,则图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图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其路程之比为3:2,它们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若通过的路程相等,则所需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物距为8cm,从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________像(实/虚);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
(4)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以上装置,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
①将远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远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它应该是________透镜.由此可知,在远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前方/后方)。
②取下远视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远离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戴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________眼.
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为1:2,质量之比是2: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______ ;如果把甲物体截去一半,乙截去,则密度之比为 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