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2?思明区一模)如图所示,A、B是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它们的长度相等,A的横截面积是B的两倍,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通过A、B的电流IA:IB=
1:1
1:1
;加在A、B上的电压为UA、UB,则UA
小于
小于
U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①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导体的电流相等)判断IA和IB的关系,
②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判断UA和UB的关系,从而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①本题可用模型法,把导体A,B看作是相串联的两个电阻,因为A,B是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它们的长度相等,A的横截面积是B的两倍,显然RA<RB.根据串联电路特点,串联电路中各部分导体的电流相等,即IA:IB=1:1.
②因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RA<RB,所以UA<UB
故答案为:1:1;小于.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考查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电压的分配规律;只要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一定相等.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此类题目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应该注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2?思明区一模)王武与张明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时,往水中加盐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可是过几天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了.对此现象,王武同学猜想: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1)经过讨论,他们否定了王武同学的猜想,理由是:
如果盐水密度变大,大于马铃薯的密度,马铃薯更应该上浮而不是下沉
如果盐水密度变大,大于马铃薯的密度,马铃薯更应该上浮而不是下沉

(2)张明同学猜想: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接着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①取三块马铃薯A、B、C,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②将三块马铃薯放到一定浓度的盐水中,使其漂浮;
③放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马铃薯的编号 质量/g 体积/cm3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A 44.8 39.2 40 33
B 56.1 48.8 50 41
C 77.3 67.9 69 57
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张明同学猜想是
错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后体积和质量均减小,但体积减小的程度更大,导致马铃薯在浸泡后的密度变大,使其下沉
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后体积和质量均减小,但体积减小的程度更大,导致马铃薯在浸泡后的密度变大,使其下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