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2?思明区一模)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停表、卷尺做实验,并利用公式:
(2)如图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量出大于300米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
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
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
D.乙同学
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
F.改变甲同学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3)请你根据上述实验要求,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记录表格.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
(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停表、卷尺做实验,并利用公式:
v=
s |
t |
v=
计算出速度.s |
t |
(2)如图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量出大于300米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
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
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
D.乙同学
按下停表
按下停表
;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
F.改变甲同学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3)请你根据上述实验要求,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记录表格.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
从丙听到声音并喊“停”,再到乙按下停表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
从丙听到声音并喊“停”,再到乙按下停表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
.分析:(1)实验的目的是测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
(2)根据停表的使用方法,第一次按下时,计时开始,第二次按下时,计时停止,据此可确定步骤D中的操作;
(3)在设计表格时,至少要记录三次测量结果,内容应包括距离s、时间t和速度v等;
(4)从丙听到声音并喊“停”,再到乙按下停表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这是造成误差的原因之一,同时,如果测量距离太近,也会造成误差过大.
s |
t |
(2)根据停表的使用方法,第一次按下时,计时开始,第二次按下时,计时停止,据此可确定步骤D中的操作;
(3)在设计表格时,至少要记录三次测量结果,内容应包括距离s、时间t和速度v等;
(4)从丙听到声音并喊“停”,再到乙按下停表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这是造成误差的原因之一,同时,如果测量距离太近,也会造成误差过大.
解答:解:(1)计算速度的公式是v=
;
(2)当第一次按下停表时,开始计时,当丙喊“停”后,应立即按下停表,停止计时,此时停表的示数就是声音传播的时间;
(3)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如下:
(4)造成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从丙听到声音并喊“停”,再到乙按下停表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如果测量距离太近,也会造成误差过大.
故答案为:
(1)v=
;
(2)按下停表;
(3)表格同上;
(4)从丙听到声音并喊“停”,再到乙按下停表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或如果测量距离太近,也会造成误差过大.)
s |
t |
(2)当第一次按下停表时,开始计时,当丙喊“停”后,应立即按下停表,停止计时,此时停表的示数就是声音传播的时间;
(3)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如下:
实验次数 | 距离s/m | 时间t/s | 速度v/(m?s-1) | 平均速度v′/(m?s-1) |
1 | | |||
2 | ||||
3 |
故答案为:
(1)v=
s |
t |
(2)按下停表;
(3)表格同上;
(4)从丙听到声音并喊“停”,再到乙按下停表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或如果测量距离太近,也会造成误差过大.)
点评:本实验的目的主要是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因此,速度公式是必须熟练掌握的.测量的难度并不大,但如何测量才能使产生的误差更小则是本实验考查的重点内容.在记录数据的表格中,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