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为了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物理量
物体
质量
m/g
体积v/cm3
   蜡块1 9 10
   蜡块2 18 20
蜡块3 27 30
   干松木1 5 10
   干松木2 10 20
干松木3 15 30
(1)在图所示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相同
相同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
不同
(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由上可知密度是
物质
物质
(选填“物体”或“物质”)的一种属性.
(3)由实验可知:干松木的密度为
0.5×103
0.5×103
kg/m3
(4)在做这个实验时,我们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
为了寻找规律
为了寻找规律
分析:(1)实验表格中蜡块和干松木各有3组数据,在图象上分别把这3个坐标点做出来,然后将这3个点连起来,即得到它们的质量--体积图象.
(2)结论的成立离不开前提条件,所以要由数据得出结论,就需要先找出表格中相等的量,然后在这个等量关系的条件下,去比较其它几个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3)密度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即ρ=
m
v

(4)实验中多次测量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得出普遍规律,本实验中是为了得出规律.
解答:解:(1)图象的横轴是体积,纵轴是质量.在图上先做出蜡块的3个坐标点,然后将它们连起来;再在图上做出干松木的3个坐标点,将它们连起来.答案如图:

(2)①由蜡块的3组数据我们发现,每一组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由干松木的3组数据也可以发现干松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则可得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②蜡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0.9g/cm3,干松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0.5g/cm3,则可得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③由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这说明不同物质在某种性质上存在差异,为了描述这种差异,物理学中引入了密度这个物理量,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干松木的密度为ρ=
m
v
=
5g
10cm3
=0.5g/cm3=0.5×103kg/m3
(4)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寻找规律,本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规律.
故答案为:(1)如图;
(2)相同;不同;物质;
(3)0.5×103
(4)为了寻找规律.
点评:考查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函数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这类题型是常见题型,也是常考的题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1?青浦区二模)小华和小海同学为了探究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他们用A、B两种物质制成的不同体积的实心物体进行实验,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表二
物质 实验序号 体积(米3 质量(千克)
A 1 0.5×10-3 1
2 1×10-3 2
3 1.5×10-3 3
物质 实验序号 体积(米3 质量(千克)
B 4 0.2×10-3 0.8
5 0.4×10-3 1.6
6 1×10-3 4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对同一物质,
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和6的数据,他们可以提出的猜想是:
体积相同时,物体的质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体积相同时,物体的质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表三①为验证上述猜想,在已有表一、表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小华测量了用C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的体积和质量,如表三所示.你认为分析比较三个表中的实验序号
2、6与9(或1与8;或4与7)
2、6与9(或1与8;或4与7)
的数据可以验证上述的猜想.
表三
物质 实验序号 体积(米3 质量(千克)
C 7 0.2×10-3 1.6
8 0.5×10-3 4
9 1×10-3 8
②在上述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两位同学又对三个表格中的数据作了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并归纳得出了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同种物质,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同种物质,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不同物质,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不同物质,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