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 B 的位置,直到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该实验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 B 的位置,直到
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时,B 的位置即为 A 的像所在的位置.(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到镜的距离
到镜的距离
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
大小
的关系.(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该实验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进行,理由是不能在A侧同时看到B与A的像
不能在A侧同时看到B与A的像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分析:(1)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所以蜡烛B与蜡烛A的像只有完全重合才可以比较大小.
(2)要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需借助直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
(3)玻璃板是透明的,利用玻璃板可以调节未点燃的蜡烛B,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4)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要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需借助直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
(3)玻璃板是透明的,利用玻璃板可以调节未点燃的蜡烛B,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4)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解答:解:(1)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只有完全重合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才可以比较大小.
(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3)因为平面镜不透明,平面镜只能通过镜面看到物体,而玻璃板是透明的,从另一面也可看到物体,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不但可以像平面镜一样反射成像,还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后面的蜡烛找到像的位置.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故答案为:(1)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到镜的距离;大小;(3)不能;不能在A侧同时看到B与A的像;(4)光的反射.
(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3)因为平面镜不透明,平面镜只能通过镜面看到物体,而玻璃板是透明的,从另一面也可看到物体,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不但可以像平面镜一样反射成像,还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后面的蜡烛找到像的位置.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故答案为:(1)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到镜的距离;大小;(3)不能;不能在A侧同时看到B与A的像;(4)光的反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