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沪杭铁路全线长约180千米,往来于沪杭两地间的动车组列车从上海至杭州用时约1.2小时,则该列车的时速为________千米/小时.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坐在车中的乘客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列车在制动时,乘客有向前倾倒的感觉,这是由于乘客具有________的原因.
150 运动 惯性
分析:(1)已知时间t、路程s,由公式v=,可求出车的速度.
(2)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位置变了,则物体是运动的.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解答:由题意知:速度v===150km/h;
以树木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乘客的位置不断变化,则乘客是运动的;
列车在制动时,乘客的下半身随车一起速度减小而停止,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乘客身体要向前倾倒.
故答案为 150;运动;惯性.
点评:这是一道学科综合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但考查方式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分析:(1)已知时间t、路程s,由公式v=,可求出车的速度.
(2)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位置变了,则物体是运动的.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解答:由题意知:速度v===150km/h;
以树木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乘客的位置不断变化,则乘客是运动的;
列车在制动时,乘客的下半身随车一起速度减小而停止,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乘客身体要向前倾倒.
故答案为 150;运动;惯性.
点评:这是一道学科综合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但考查方式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如图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从图上看出折射角γ小于入射角i.但γ与i之间究竟有什么定量关系呢?1621年,荷兰学者菲涅尔通过实验终于找到了γ与i之间的规律.下面列出的是一组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与数值表:
入射角i | 折射角γ | i/γ | sini/sinγ |
10° | 6.7° | 1.50 | 1.49 |
20° | 13.3° | 1.50 | 1.49 |
30° | 19.6° | 1.53 | 1.49 |
40° | 25.2° | 1.59 | 1.50 |
50° | 30.7° | 1.63 | 1.50 |
60° | 35.1° | 1.71 | 1.49 |
70° | 38.6° | 1.81 | 1.49 |
80° | 40.6° | 1.97 | 1.50 |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落体运动
运动是万物的本性.西方有一句谚语:“对运动的无知,也就是对大自然的无知”.物体从空中下落的运动,自古以来引人注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正是基于对日常现象的观察,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即物体越重就一定下落得越快,那么将一个重物体和一个轻物体拴在一起让它们下落,应比它们单独下落得更快.为了证实这一观点是否正确,某学校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教学楼上做了以下实验:先后让三个物体从同一高度释放后都下落到同一水平面上,经过多次测量,得到了下表数据:
实验序号 | 1 | 2 | 3 |
物体 | 小石头 | 羽毛球 | 和羽毛球拴在一起的小石块 |
质量(g) | 24 | 6.5 | 30.5 |
下落时间(s) | 1.98 | 3.86 | 2.13 |
(2)由上面的实验,选取第________次和第________次实验数据尽心对比(填实验序号),可以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3)请用科学的逻辑推理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