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为了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1)甲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一中.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2(或1和3、或2和3)中电流与电压的倍数关系,可初步得出:
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表一   导体A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1 2 0.2
2 3 0.3
3 6 0.6
(2)为了进一步研究,乙同学按图连接电路,利用改变电池节数重新进行实验,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二中.“改变电池节数”所起的作用是代替了甲同学实验
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
.(填写器材名称)
表二   导体B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4 1.5 0.1
5 3 0.2
6 6 0.4
(3)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实验数据: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与5(或3与6)
2与5(或3与6)
 中电压相等时的电流关系,初步得出:电压相等时,通过不通导体的电流大小不同.
②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的实验数据,初步得出:
对同一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相同
对同一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相同
.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的实验数据,初步得出:
对不同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不同
对不同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不同
分析:(1)分析实验数据时,要注意是利用同一导体进行的实验,并利用欧姆定律寻找电流与电压间的数量关系;
(2)两图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有滑动变阻器,一个没有,改变电池的节数与滑动变阻器所起的作用是相类似的;
(3)分析实验数据时,要注意明确变量与不变量,再根据变量间的关系得出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解答:解:(1)根据实验的条件,结合实验数据可得出: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比较两次的电路图可以看出,乙同学通过改变电池的节数来改变电压的大小,替代了甲同学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3)①根据题意,电压相等的实验序号分别为2与5(或3与6),此时的电流关系为:电压相等时,通过不通导体的电流大小不同;
②表一或表二中是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相同;表一和表二综合比较,是不同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不同.
故答案为:
(1)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滑动变阻器;
(3)①2与5(或3与6);
②对同一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相同;对不同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它的通过电流的比值不同.
点评:在对此题的实验进行分析时,注意实验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导体的变化以及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通过实验数据,可总结出相应变量间的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小华和小海同学为了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们用A、B两个导体进行实验,试验中多次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大小,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对同一导体,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5的数据,他们提出了猜想: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不相同.
Ⅰ为验证上述猜想,在已有表一、表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小华重新预设了B导体两端的电压,并测出相应的电流值.小海分析了小华的测量数据后,认为小华的测量数据有问题,他为测量便修改了数据,如表三所示,你认为小海的修改数据的做法
不正确
不正确
,理由是
数据应以实验测量为准;实验的误差不可避免
数据应以实验测量为准;实验的误差不可避免

Ⅱ为了达到验证上述猜想的目的,请结合表一、表二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三设计的不足之处:
在选用导体B的情况下,与表一中不同导体对比,电压需要相同,故应设1.2V、2.4V、3.6V.而表3中没有相同的电压
在选用导体B的情况下,与表一中不同导体对比,电压需要相同,故应设1.2V、2.4V、3.6V.而表3中没有相同的电压
(2010?杨浦区一模)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按图正确连接电路,将不同的导体甲、乙、丙分别接入电路的M、N两端后,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进行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在表一、二、三中.
表一:导体甲                 表二:导体乙                 表三:导体丙
实验
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实验
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实验
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1 2.0 0.40  4 2.0 0.20  7 3.0 0.20
 2 3.0 0.60  5 3.0 0.30  8 4.5 0.30
 3 4.0 0.80  6 4.0 0.40  9 6.0 0.4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变化情况,发现它们满足
正比例
正比例
的关系,由此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一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同一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小华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2、5、7或3、6),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相同时,通过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不同.你认为他的结论
合理且完整
合理且完整
(选填“合理且完整”、“合理不完整”或“错误”)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二、三中的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①分析比较表一、二或三,
同一导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同一导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②分析比较表一、二和三,
不同导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不同
不同导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不同

小华又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2、5、7或3、6)
1、4(2、5、7或3、6)
发现:当
电压
电压
相同时,电压与电流的比值越大的导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反映了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009?静安区二模)为了“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红同学按图正确连接电路,将不同的导体甲、乙、丙分别接入电路的M、N两端后,改变电压进行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在表一、二、三中.
表一:导体甲

序号

(伏)

(安)
1 2.0 0.40
2 3.0 0.60
3 4.0 0.80
表二:导体乙

序号

(伏)

(安)
4 2.0 0.20
5 3.0 0.30
6 4.0 0.40
表三:导体丙

序号

(伏)

(安)
7 3.0 0.20
8 4.5 0.30
9 6.0 0.4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实验中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导体,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
成正比
成正比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或2、5、7;或3、6)
1、4(或2、5、7;或3、6)
实验中在电压相同时的电流关系,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相同时,通过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不同.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二、三中的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a)分析比较表一、二或三,
同一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相同
同一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相同

(b)分析比较表一、二和三,
不同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同
不同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同

实验序号电压(伏)电流(安)101.00.10111.60.16122.00.20
(4)小华同学也选择了某一导体,进行了相同实验,并记录数据在表中.
当他比较实验序号4和12的数据,发现:在电压相等时,通过这两段导体的电流也相等.小华认为,由于只有一组数据,所以不能说明这两段导体间具有相同性质.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是
不合理
不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
这两段导体各自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相等的,说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质
这两段导体各自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相等的,说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