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明利用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E和F连接起来的,可绕ON折转。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______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______度。
(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使入射角变大,可以观察到反射角随着______,同时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你认为小明得出结论的过程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3)若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沿______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______的。
【答案】垂直 50 变大 不合理 没有验证F向后折时能否看见光线 OA 可逆
【解析】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据此分析。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9040
=50
。
(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使入射角变大,可以观察到反射角随着变大;
不合理。实验中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3)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向镜面,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即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题目】(7分)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
⑴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 移动。
⑵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 物距u/cm | 像距 | 像的性质 |
1 | 30 | 15 | ① |
2 | 20 | 20 | 倒立、等大的实像 |
3 | 15 | ② | 倒立、放大的实像 |
4 | 6 | 无 | 正立、放大的虚像 |
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③ 。
⑶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 (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⑷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