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 湖中倒影 B. 日食现象
C. 海市蜃楼 D. 雨后彩虹
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_____。(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 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 地面发生漫反射
C. 水面发生漫反射 D. 水面不发生反射
将下列光学现象按形成的原因归类(填序号)
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②海市蜃楼 ③猴子捞月 ④厚玻璃后的铅笔看上去好像断成了三截 ⑤在路灯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⑥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若入射角逐渐减小,则折射角( )
A. 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B. 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
C. 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
D. 逐渐减小,但总大于入射角
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 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 图C中的渔民只有朝瞄准的下方叉去才能叉到鱼,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
D. 图D中太阳经过三棱镜再透过红玻璃,在白屏上只能看到红光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当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则R1的电阻值为_______Ω;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R2的电阻值为_______Ω;如果电路中只闭合S3,电压表示数是_______V。
小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C=__________cm,tBC=__________s,vAC=____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填“大、小”)。
如图所示,电热水壶上标有“220V 1800W”,小明发现烧水过程中热水壶的发热体部分很快变热,但连接的电线却不怎么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比发热体的电阻_____。在额定电压下,烧开一壶水用时3min20s,这段时间内电热水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为_____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