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尺与玻璃板垂直,有两只相同的蜡烛A、B树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玻璃板前为A蜡烛后面为B蜡烛),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不仅可以观察到物体,还可以找到的位置.
(2)点燃A蜡烛,小心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
(3)为证实上述有关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A.保持
A.B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
(4)如果把A蜡烛向平面镜移动一段距离,再用B蜡烛去跟A的像进行比较,发现A蜡烛的像大小(变大,变小,不变).
(5)如果在平面镜后面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会”或“不会”)承接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答案】
(1)较黑暗;像
(2)相等;垂直
(3)B
(4)不变
(5)不能;虚
【解析】解:(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采取B操作;(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5)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光屏只能接收到实像.
所以答案是:(1)较黑暗;像;(2)相等;垂直;(3)B;(4)不变;(5)不能;虚.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原理: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是虚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题目】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1)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 . 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选填“正比”或“反比”).
像的高度h/m | 1.0 | 2.0 | 3.0 | 4.0 | 5.0 |
像到小孔的距离s/m | 2.0 | 4.0 | 6.0 | 8.0 | 10.0 |
(2)我们除了发现像的大小与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外,还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吗?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应控制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只改变物体到小孔的距离.
(3)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某一个光斑的直径为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1.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太阳的直径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