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尘土飞扬 B.柳絮飞舞
C.八月桂花香 D.放在空气中的铁块会生锈
【答案】C
【解析】解:
AB、尘土飞扬和柳絮飞舞是机械运动,是肉眼能看得见的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
C、八月桂花香,是花的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
D、放在空气中的铁块会生锈,分子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题目】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些.
(2)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在上午第二节课后(9:30左右),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
【题目】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选填“桥”或“水”)
【题目】如图所示,小明将两端开口的圆筒A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并把圆筒插入剪去顶部的易拉罐中,制成了一个光屏可移动的小孔成像观察仪,用观察仪进行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观察仪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实验时,应将小孔对着物体,眼睛在B端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
C.实验时,应将B端对着物体,眼睛在小孔处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
D.如果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物体的像变小
【题目】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
B. 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 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深度要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题目】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向山崖前进,司机鸣笛后继续前进,5s后听到回声,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题目】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由于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负电。如果将两个带同种电荷的气球靠近时,会出现相互_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的现象。
【题目】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改变拨打钢尺的力度
C.
改变薄塑料片滑过梳子的速度
D.
改变笔帽的力度
【题目】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后,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动能 ,势能 ,机械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