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小王和小海在学习了串联电路知识后,进一步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们用A、B、C三个导体进行实验,实验中多次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表三中。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中的相关数据和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电压相同,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不同。分析数据还可以知道:三个导体中,导体________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最大(选填“A”、“B”或“C”)。
②小王进一步分析了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的比值是一定值;不同导体,电流与电压的比值不同。
小海在小王的基础上,将电流与电压的比值I/U定义为一个新的物理量。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物理量的数值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若将新物理量取名为“电导”,符号取为“G”,则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式可以写作:
I=________。(用“G”和“U”表示)
③如果将两个导体串联,它们的电导分别为G1和G2,等效替代它们的总电导为G,请推导总电导与两个串联导体电导的关系式。________(需要写出推导的过程)
①1、4、7或2、5、8或3、6、9;C
②小;GU
③U=U1+U2,I/G=I1/G1+I2/G2;1/G=1/G1+1/G2
解析试题分析:①比较电压相同的实验数据1、4、7或2、5、8或3、6、9,才能得出结论:电压相同,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不同。电压相同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所以是导体C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②从电流与电压的比值I/U可以看出,电压相同时,比值越大表示通过的电流越大,则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将变形得到
。③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将
,
,
代入得
,由于
,所以
。
考点: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如图甲是小丽“测定小灯泡电阻”实验的实物图.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移到 ;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80伏时,电流表实数如图乙,示数为 安,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欧;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开关闭合的情况下,小灯泡突然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丽认为可能是电路某处断路,于是用一根导线检测,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步骤 | 导线两端接触位置 | 电灯 | 电流表 | 电压表 |
① | ad | 亮 | 有示数 | 有示数 |
② | ae | 亮 | 无示数 | 有示数 |
③ | ac | 不亮 | 无示数 | 无示数 |
④ | ab | 不亮 | 无示数 | 无示数 |
(9分)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进行两项实验研究:
第一、测定某电阻的阻值;
第二、研究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变化规律.
次数 物理量 | 1 | 2 | 3 |
U/V | 2.0 | 4.0 | 5.0 |
I/A | 0.20 | 0.39 | 0.51 |
(4分)同学们利用输出电压恒定的电源、电阻箱和电流表等器材测量定值电阻Rx的电阻值.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他在检查电路时发现,闭合开关S1后,电流表无示数,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指针急剧向右偏转至端点,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_________ (填序号).
A.开关S1处断路; |
B.开关S1处短路; |
C.待测电阻Rx处断路; |
D.电阻箱接入电路电阻值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