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米的两点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沿直线分别从P、Q点同时出发,已知甲的速度为1m/s,则甲的s-t图线是图(2)中的_____图线(选填“A”或 “B”),10s甲通过的路程为_____m;若甲和乙同向运动,通过8s甲乙相遇,则乙的s-t图线在图(2)中的_____(选填 “Ⅰ”、 “Ⅱ”或 “Ⅲ”)区域。
【答案】A 10 Ⅰ
【解析】
[1]由图2知道,A图线的代表物体的移动速度
B图线的代表物体的移动速度
所以,甲的s-t图线为图中的A图线;
[2]由知道,10s甲通过的路程
[3]由于甲和乙同向运动,若甲追乙,则
s甲 -s乙 =sPQ
v甲 t-v乙 t=10m
代入数据解得v乙=-0.25m/s(舍去)
若乙追甲,则
s乙 -s甲 =sPQ
v乙t-v甲 t=10m
代入数据解得v乙=2.25m/s,所以,乙的s-t图线在图中 “Ⅰ”。
【题目】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
(1)探究实验中所用的器材应选_____(选填“穿衣镜”、“铜镜”或“玻璃板”),利用其既能反射光线,又能透过光线的特点,其目的是_____。
(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_____;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
(3)小华在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如下表所示,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2组的数据偏差较大。你认为她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选填字母)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15.30 | 23.02 | 25.60 | 28.50 |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15.30 | 23.15 | 25.60 | 28.50 |
A.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B.选用的玻璃板太小
C.蜡烛B与蜡烛A的像没有完全重合
(4)将白纸竖直放在蜡烛B处,移开蜡烛B,观察到白纸上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
(5)平面镜成像可用光的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