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2?苏州)一辆小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时整;当车经过B处时,
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时48分,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
48
48
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
100
100
km/h.
分析:由题知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和A到B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v=
s
t
计算小汽车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
由题知,汽车在A处时,时间是7h;到达B处时,时间是7h48min.
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
t=7h48min-7h=48min=0.8h,
由图可知,从A处到B处的路程:
s=120km-40km=80km,
则从A处到B处的平均速度:
v=
s
t
=
80km
0.8h
=100km/h.
故答案为:48,100.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能从图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2?苏州)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1】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
【步骤2】再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砝码与木块一起沿直线匀速运动,比较“步骤2”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一层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如图丙),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1)在以上的实验步骤中每次都要“用弹簧测力计
水平
水平
拉木块
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A、B、C)中哪一个的正确?
B
B

(3)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
把长方体木块侧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把长方体木块侧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4)在“步骤2”中,若木块上方砝码的重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则砝码与木块间摩擦力的大小
D
D

A.大于0.5N      B.大于零且小于0.5NC.等于0.5N      D.等于零
(5)考虑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摩擦力的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