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芳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白色不透明方格板上代替烛焰作为光源,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她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她将光源移至15cm处,移动光屏,得到_____(倒立,正立)_____(放大,缩小)的_____像;
(3)将光源“F"放在30cm处,其大小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板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下列四幅图中的____。
A. B. C. D.
【答案】同一高度 倒立 放大 实 D
【解析】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要使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2][3][4]光源在15cm处,物距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5]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此时剩下部分依然是凸透镜,此时物距在2倍焦距之外,此时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
【题目】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把凸透镜固定在 50cm 处.
(1)将蜡烛放在 A 点,光屏放在 B 点,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移动(选 填“左”或“右”).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在 1 至3 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的、_________的实像;第 5 次像距应是_________cm,此次像比第 4 次的像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 C 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烛焰的像,此实验现象可说明___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实验中,蜡烛燃烧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____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用不透明的纸片遮住透镜的左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_____ (选填“完整” 或“不完整”).
次数 | 物距/cm | 像距/cm |
1 | 40 | 13.5 |
2 | 30 | 15 |
3 | 25 | 16.7 |
4 | 20 | 20 |
5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