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动车因为具有轻便、快捷和环保等优点备受大家喜爱。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蓄电池作为能量来源。为了能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更为长久,作了放电余留20%左右即停止电能输出的电路设计。如表是某型号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数据。
整车 | 整车质量 | 40kg |
最高车速 | 10m/s | |
最大噪音 | 62dB | |
效率 | 75% | |
蓄电池 | 容量 | 0.5kW·h |
供电电压 | 48V | |
电动机 | 额定电压 | 48V |
(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如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电动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电瓶车手把相当于轮轴 B.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导致人的动能变大
C.行驶过程中轮胎发热,轮胎内能一定增大 D.后视镜用凸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
(3)电动车中改变车速的控制器相当于是实验室中的____________(填物理实验器材名称),它和电动机应该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在一起使用。
(4)该电动车最多能输出的机械能为___________J.
(5)立志考一中高中部的李晨滔同学骑着该电动车,以最大规定速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且该电动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f随车辆和人的总质量M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过程中电动车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225W,则晨滔同学的的质量是_________kg.(g取10N/kg)
【答案】D B 滑动变阻器 串联 1.08×106 50
【解析】
(1)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制成的,
A.图中没有电源,则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产生了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原理,不符合题意;
B.是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不符合题意;
C.研究的是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D.图中有电源,闭合开关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符合题意。
(2)A.电动车的车把相当于轮轴,车把相当于轮,前轴相当于轴,是一个省力杠杆,故A正确;
B.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是由于人具有惯性,此时人的速度、质量没变,动能不变,故B错误;
C.行驶过程中轮胎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轮胎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而发热,故C正确;
D.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阔大视野,从而更好地注意到后方车辆的情况,故D正确;
(3)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可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变化了,电动机转动的速度就会改变,因此,电动车中改变车速的控制器相当于是实验室中的滑动变阻器,在连接时,应将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串联在电路中;
(4)蓄电池的最大容量:W电=0.5kWh=0.5×3.6×106J=1.8×106J,根据题中的效率值可得,电能转化为的机械能:W机械能=W电×(1-20%)×75%=1.8×106J×(1-20%)×75%=1.08×106J;
(5)由P=fv得f===22.5N,由图像求出总质量为m总==90kg,m人=m总-m车=90kg-40kg=50kg。
【题目】立志考一中的刘昱挥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前观察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电源电压恒为3V。
(1)他检查电路连接,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请你在甲图中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_______)
(2)改正连接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0.11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此时滑动变阻器的连入电路中电阻为_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3)改变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测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如下表所示,由测得数据可知,小灯泡的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__________W。请根据此设计的表格和实验记录,说出方案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0.8 | 1.2 | 1.6 | 2.5 | |
电流I/A | 0.11 | 0.22 | 0.38 | 0.36 | 0.44 |
灯泡功率P/W | |||||
平均功率P/W |
(4)分析表中数据,发现第_________次实验数据有误。请在图丙中画出小灯泡的I-U关系图像。
(_______)
(5)昱挥同学思考后觉得:用定值电阻来替代某一电表也能测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并设计了四个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D.
【题目】小华同学观察到许多建筑材料的截面多是V形或U形,这引起了她的好奇心.她想:物体承受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她进行了猜想:
猜想一: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二: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选取了纸条、细绳、火柴盒和若干火柴棒,对猜想一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1)选取材料和长、宽、厚相同的纸条若干.
(2)将一张纸条折成V形,放在装置上,在纸条两端距中点(支点)相同距离处,各挂一相同的火柴盒子.在两火柴盒中逐渐增加数量_________的火柴棒,直到纸条被压弯折为止,记录一端火柴盒中火柴棒根数.
(3)将纸条分别折成U型、圆弧型,重复步骤(2).
(4)更换纸条,将以上实验再做两次.
实验次数 火柴棒根数 物体形状 | V形 | U形 | 圆弧形 |
1 | 46 | 36 | 75 |
2 | 43 | 32 | 63 |
3 | 45 | 35 | 83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生产、生活和建筑中利用物体形状影响其承受压力的事例很多,请你举出一个利用V形或圆弧形结构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猜想二,实验中应使所选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