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小王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所示的a、b、c三图,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 .
一学生使用电流表的时候,本应使用“+”和“3”两接线柱,但误将“+”和“0.6”两接线柱接入电路,而电流还是从“+”流入,从“0.6”流出,这样做的结果是
A. 指针不动 B. 指针摆动角度小了
C. 指针反向摆动 D. 指针摆动角度变大,电流表有可能烧坏
关于声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B. 声音在所有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
C.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快
下列关于“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铁熔化时有固定的温度,说明铁是非晶体 B. 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烧断之后可以用铁丝代替
C. 工业炼铁发生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小名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10°),观察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变化,并记录了入射角α、反射角β、折射角γ.实验过程中小名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当把入射角增大到45°时,发现折射光线突然消失了,把入射角减小为40°时折射光线又出现了.他以为是实验仪器发生了什么问题,经检查仪器一切正常.又试了几次结果还是一样,但又有了新的发现:当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比有折射光线时明显增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小名请教了物理老师,老师告诉他:光从玻璃、水等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λ.听了老师的话,小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还想知道这种玻璃的临界角是多少,玻璃和水的临界角相等吗,于是他重新进行了实验(从40°开始,入射角每次增加0.2°).下面是小名的实验数据:
仔细考察小名的探究过程和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针对“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这一物理现象,给它一个合适的名字叫光的________(全折射/全反射);
(2)根据实验数据,玻璃的临界角________水的临界角(大于/等于/小于).
(3)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入射角增大时(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反射光越来越________(强/弱);
(4)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入射角增大,折射光线________(可能/不可能) 完全消失;
(5)如图是一块玻璃三棱镜(等腰直角),周围是空气,一束光垂直于一个直角面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的光路图________.
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 B. 图乙中,放大镜利用了光的折射
C. 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D. 图丁中,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如图所示,小明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___
A. 三角形光斑 B. 圆形光斑 C. 蜡焰的正立像 D. 蜡焰的倒立像
(3)为了探究孔的大小是否影响小孔所成的像,则应选择下列所示________孔,然后用卡片覆盖并移动卡片以改变孔的大小进行实验.
(4)晴天太阳光透过教室窗户在地面上形成一个较大的光斑,这一现象与小孔成像的原理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 太阳 B. 地球 C. 月亮 D. 房屋
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 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 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 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 小明身高约为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