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组装器材时,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上。

(2)实验时,使烛焰从距离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_____,注意观察像的大小、_____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

(3)物距一定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发现在一段位置范围内,光屏上都有较清晰的像,那么像的位置是在这一范围内屏上像_____(选填“最大”、“最小”或“任意”)的位置。

(4)调整物距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多做几次,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多做几次的目的是_____,此步骤中得到的结论是物距_____焦距;像距_____焦距。

(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看到烛焰的像。

【答案】主光轴 成清晰的像 正倒 最小 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大于二倍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 不能

【解析】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3)凸透镜所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

4)从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和准确性的角度分析即可判断;根据当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条件,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5)物距小于焦距时,此时成的像是虚像,因为虚像虽然可以用眼观察到而不能成在光屏上。

1)实验操作时,要求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并且调整三者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实验时,使烛焰从距离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

3)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一定是实像,是烛焰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形成的,光线通过会聚点后会以发散光束传播,所以在会聚处成像最清晰、像最小;

4)在实验中多次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此时像距在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物距大于像距;

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此时成的像是虚像,因为虚像虽然可以用眼观察到而不能成在光屏上,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看到烛焰的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