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实验序号 | 物重G/N |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 测力计的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 机械效率η |
1 | 2 | 5 | 0.9 | 15 | 74.1% |
2 | 2 | 10 | 0.9 | 30 | 74.1% |
3 | 4 | 10 | 1.7 | 30 | 78.4% |
4 | 6 | 10 | 2.5 | 30 |
无关
无关
,与所提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有关
;(均选填“有关”或“无关”)(2)请用实验中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写出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Gh |
Fs |
Gh |
Fs |
80%
80%
;(3)如果换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需要做的额外功更
大
大
,所以机械效率更小
小
;(均选填“大”或“小”)(4)关于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机械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A.提升越重的物体,机械效率越大 B.总功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C.额外功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小 D.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是恒定不变的
(5)在正确操作该实验时,应该沿着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若某同学在实验时加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则所测得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正确操作实验相比将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分析:(1)分析1和2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上升的高度不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分析2和3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上升相同的高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据此得出结论.
(2)滑轮组效率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为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总功为拉力做的功;把第4次实验的数据代入求出机械效率.
(3)物体的重力相同,动滑轮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4)同一滑轮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5)要准确的测量对绳端的拉力,应匀速拉动测力计;若加速,则所测拉力偏大.
(2)滑轮组效率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为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总功为拉力做的功;把第4次实验的数据代入求出机械效率.
(3)物体的重力相同,动滑轮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4)同一滑轮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5)要准确的测量对绳端的拉力,应匀速拉动测力计;若加速,则所测拉力偏大.
解答:解:(1)由1和2可知,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不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
由2和3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2)因有用功为W有=Gh,总功为W总=Fs,所以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100%=
×100%;
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η=
=
=80%.
(3)乙图动滑轮的个数增多,所以所做额外功更大,有用功不变,因此机械效率降低.
(4)BC没有注意控制变量,所以BC说法错误.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所以D错误,A正确.
(5)若该同学加速拉起测力计,所以所测拉力偏大,总功偏大,所以机械效率偏小.
故答案为:(1)无关;有关;(2)
×100%;80%;(3)大;小;(4)A;(5)偏小.
由2和3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2)因有用功为W有=Gh,总功为W总=Fs,所以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W有 |
W总 |
Gh |
Fs |
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η=
Gh |
Fs |
6N×0.1m |
2.5N×0.3m |
(3)乙图动滑轮的个数增多,所以所做额外功更大,有用功不变,因此机械效率降低.
(4)BC没有注意控制变量,所以BC说法错误.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所以D错误,A正确.
(5)若该同学加速拉起测力计,所以所测拉力偏大,总功偏大,所以机械效率偏小.
故答案为:(1)无关;有关;(2)
Gh |
Fs |
点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物体重、动滑轮重有关,如果动滑轮重不变,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如果物体重不变,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要是考虑绳重和摩擦力的话,绳重和动滑轮重都属于机械本身重力,摩擦力越大也会使吊起同样重的物体时使用的拉力越大,使机械效率降低,总的说,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摩擦力、机械本身重力有关.要提高机械效率,应尽量减小摩擦和机械本身重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增加被吊物体重力.
要是考虑绳重和摩擦力的话,绳重和动滑轮重都属于机械本身重力,摩擦力越大也会使吊起同样重的物体时使用的拉力越大,使机械效率降低,总的说,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摩擦力、机械本身重力有关.要提高机械效率,应尽量减小摩擦和机械本身重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增加被吊物体重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小明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并做了如下实验记录: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2 | 0.1 | 0.4 | 0.3 |
(2)结合如图乙你会发现导致实验结果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
(3)小明纠正了错误继续进行实验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实验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 |
1 | 4 | 0.1 | 1.8 | 0.3 | 74 |
2 | 6 | 0.1 | 2.4 | 0.3 | 83 |
3 | 8 | 0.1 | 3.1 | 0.3 | 86 |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通过分析上表数据,你会发现______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4)另外一个同学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发现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和小明的不同,原因不可能是______
A.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小明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并做了如下实验记录:
(1)根据上表可算出,W有= 焦,W总= 焦.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 ;
(2)结合如图乙你会发现导致实验结果不合理的原因是:
(3)小明纠正了错误继续进行实验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 (填字母)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通过分析上表数据,你会发现 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4)另外一个同学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发现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和小明的不同,原因不可能是
A.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2 | 0.1 | 0.4 | 0.3 |
(2)结合如图乙你会发现导致实验结果不合理的原因是:
(3)小明纠正了错误继续进行实验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实验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 |
1 | 4 | 0.1 | 1.8 | 0.3 | 74 |
2 | 6 | 0.1 | 2.4 | 0.3 | 83 |
3 | 8 | 0.1 | 3.1 | 0.3 | 86 |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通过分析上表数据,你会发现 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4)另外一个同学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发现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和小明的不同,原因不可能是
A.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