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1所示,将一枚转动灵活的小磁针置于桌面上,在小磁针旁放一条直线,使导线与电池触接,看看电路连通瞬间小磁针有什么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实验是奥斯特发现的,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

B.这个实验中,为使效果明显导线要沿东西方向放置在小磁针正上方

C.如果甲图中小磁针顺时针转,则丙图中小磁针逆时针转

D.如图2四个图中前三个图都是该实验的直接应用,第四个图不是

【答案】B

【解析】

A.在平行直导线下方平行地放置着小磁针,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小磁针受到磁力的作用;由此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这是电流的磁效应,这就是奥斯特实验,是奥斯特先发现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导线要沿东西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小磁针不会偏转,当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可知小磁针会向东西方向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甲图中小磁针顺时针转,丙图中电流方向与甲图时相反的,则小磁针逆时针转,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水位报警器、电铃、电磁继电器中都有电磁铁,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而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工作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半导体如何实现运算及数据处理

2020 年我国将在全球首发 5nm 手机芯片,芯片基本元件之半导体二极 管主要由 P 型半导体、N 型半导体、接线端、外壳组成,其结构和电路符 号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当一定的电流从正接线端流入,二极管呈现良好的导电性,当电流从负接线端流入,二极管呈现高电阻特性。

N 型半导体内含有容易形成电流的自由电子,而 P 型半导体内虽然没有自 由电子,但含有可让电子停留和经过的位置(空穴)。未接通电路时,最靠近半导体交界面处一排的电子向 P 区扩散占据空穴,使 P 区交界面处带负电,N 区一侧带正电,由于电 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交界面处将阻碍电子继续扩散。

半导体与电源相连后,电源负极将发出大量电子聚集在与之相连的一端,电压增大到一定值时且电子移动方向与电子扩散方向相同,电子将突破交界面处的阻碍使电路形成通路。反之,半导体呈现的电 阻很大。多个半导体的组合,是构成芯片的基础元件。它们可实现运算及数据处理。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能够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单向导电性。其电路符号如也用图乙所示,用实验方法测得某型号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 U 和通过它的电流 I 的数据如 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U/V

0

0.4

0.8

1.2

1.6

2.0

2.4

2.6

2.8

3.0

I/mA

0

0.9

2.3

4.3

6.8

12.0

19.0

24.0

30.0

37.0

(1)半导体二极管内,当电流从 P N 时,二极管电阻_____(较小/较大)。

(2)通路时,二极管输出信号值 Uk=1,断路时,输出信号值 Uk=0,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ab 两点 信号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中 AB 所示,请在 C 图坐标系中,画出电路 c处信号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画线。

______

(3)关于半导体二极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电流从正接线端流入,一定会形成通路

B电子移动方向:电源→P 型半导体→N 型半导体

C半导体二极管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有关

D当电流从负接线端流入时,交界面带电子处电阻变小

(4)请在图丁的坐标纸上用描点法画出该型号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______

(5)若该型号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压为 2.5V,现用 5V 的稳压电源供电,则需要在电路中串联 一个电阻R才能使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请根据所画出的该型号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分析,串联的电阻R的阻值为_____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观察到浸在不同液体中的冰块,熔化前后液面高度的变化量不同,猜测可能与冰块的质量m、原液体密度有关系。他们取来若干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装入不同的液体后,再将等质量的冰块分别放入其中。经过一段时间,待冰块全部熔化,熔化前后均无液体溢出。他们将冰块熔化前在液体中的状态、原液体密度及熔化前后液面高度的变化量等数据记录于表一中。接着,他们又换用质量较大的冰块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并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于表二中。(冰块的质量mA<mB,冰块的密度/厘米3

表一冰块mA

序号

(克/厘米3

冰块状态

液面高度变化

(厘米)

1

0.71

沉底

下降

2.00

2

0.80

沉底

下降

2.00

3

0.85

沉底

下降

2.00

4

1.00

漂浮

不变

0.00

5

1.10

漂浮

上升

1.64

6

1.20

漂浮

上升

3.00

7

1.30

漂浮

上升

4.15

表二 冰块mB

序号

(克/厘米3

冰块状态

液面高度变化

(厘米)

8

0.71

沉底

下降

4.00

9

0.80

沉底

下降

4.00

10

0.85

沉底

下降

4.00

11

1.00

漂浮

不变

0.00

12

1.10

漂浮

上升

3.27

13

1.20

漂浮

上升

14

1.30

漂浮

上升

8.31

1)分析实验序号123(或8910)中的数据,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______

2)他们对比分析了表一、表二的数据后发现:将不同质量的冰块放入同种液体中,冰块熔化前后液面高度变化量△h与冰块质量m大小之间存在某种规律。请依据规律,完成实验序号13中△h的填写。______

3)若把冰块放在/厘米3的液体中,请用相关的物理知识推出冰块熔化前后液面高度的变化情况。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