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实验操作规范。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实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_____(选填“上”或“下”)适当调节,才能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成像原理与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则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____(选填“大”或“小”)些。
(3)小明近日发现自己看不清黑板,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患上了近视,成像示意图为_____(选填“乙”或“丙”)图,近视眼可以使用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
【答案】同一高度; 下; 照相机; 右; 大; 乙; 凹透镜
【解析】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进行判断;
(2)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①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②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③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3)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戴一个凹透镜来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凹透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1)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下适当调节,才能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因此当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只向右移动蜡烛,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需要向右移动光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大些;
(3)图乙的折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所以图乙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的晶状体会聚能力过强,应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
【题目】下表为南通开往南京的D5538次动车运行时刻表,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站名 | 南通 | 泰州 | 江都 | 扬州 | 南京 |
到站时刻 | 18:40 | 19:00 | 19:20 | 20:10 | |
发车时刻 | 17:35 | 18:42 | 19:02 | 19:22 | |
路程/km | 0 | 118 | 183 | 279 |
(1)列车全程运行时间是_______min,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km/h。
(2)若列车由泰州开往江都段的平均速度为120km/h,则表格中江都段的里程数应为_______km。
(3)若列车以108km/h的速度通过长为4744m的大桥,列车全长244m,列车全部在大桥上的时间为_______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