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短文,并解决文中提出的问题:

    人类为揭示电和磁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82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年轻教师奥斯特,一直在寻求电和磁间的联系。一天在课堂上灵感突至,将一个小磁针放在一很直导线下方,再使导线接通电源,只见小磁针摆动了一个角度后稳定地停了下来。从而证明了:通电导线周围能产生与磁极相作用的磁场。基于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电磁铁。

    1821午,英国青年学生法拉第,深深地为奥斯特的实验所吸引。也想到:既然电能让磁体动,磁能否让通电导体动呢?一次实验中,他在一个水银盆的中间固定一根磁棒,棒边漂着一块插有一根铜线的软木。当铜线接通电池后,软木就漂动了起来。这证明了他的设想。他进一步的实验成果,为后人发明实用的电动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指明了方向。

   1822年,法拉第又想到:电流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否产生电呢?他决定去探索“磁生电”的途径。此后,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丁长期难苦的探究。1831年的一天,他实验失败后,正从线圈中收起一根磁铁时,发现和线圈连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动了一下。于是他抓住这一机会深究下去,终于发现了感应电流,磁确能转变成电!据此,法拉第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人类从此逐步进入了电气时代。

(1)通电后,若小磁针不动,则它的指向可能是    (    )

 A.与导线平行  B。与导线垂直  C.与导线间夹角为锐角  D.与导线间的夹角为钝角

(2)软木块由静止开始漂动起来,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了     的作用。

(3)发电机是将       能转化成           能的机器。

(4)在法拉第的实验中,磁铁和闭合导线间相对静止能否产生感应电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公路列车
一般的运输车辆大都装载几吨或者几十吨的货物,但如果是上百吨的庞然大物,该怎么运输呢?本台记者这两天在青海西宁通往格尔木的109国道上,发现了一辆超大型运输车,货物是一种大型变电设备,连车带货,总重量达200吨.
这种巨型运输车也被称为“公路列车”,记者见到它时,货车正行驶在青海109国道的日月山路段,这里的海拔3500米,货车行驶非常缓慢.在巨型货车临时停车的间隙,记者仔细看了看这辆货车,并拍下如图所示照片.这辆“公路列车”的轮胎多达180个.车身长度相当于6辆普通公交车的长度,人以正常速度行走,从车头走到车尾,要用1分钟.
由于车体庞大,车头和车尾的油箱能各装一千升柴油,简直是一个小型油罐.这辆“公路列车”行驶缓慢,每天只能走一两百公里.即将翻越的橡皮山,还存在“海拔高、坡多、坡陡、弯道角度小”等四大难题.为了能顺利翻山,公司特地从西安调来了两辆大马力的牵引车,以保证运输安全.
据了解,这台大型设备3月5日从湖南衡阳起运,在路上已经走了两个多月,行程3000多公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
同学们,通过上述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短句中,不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的是
BC
BC

A.从车头走到车尾
B.上百吨的庞然大物
C.巨型货车临时停车的间隙
D.这辆“公路列车”行驶缓慢
(2)利用两辆大马力的牵引车来解决“海拔高、坡多、坡陡、弯道角度小”等四大难题,这里牵引车的作用是
D
D

A.增大巨型运输车的惯性
B.减小巨型运输车的惯性
C.维持巨型运输车的运动
D.提供更强牵引力,及时调整巨型运输车的运动状态
(3)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B

A.“公路列车”的轮胎多,目的是减小车辆对路面的压强
B.“公路列车”行驶缓慢,一定始终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照片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拍摄的
D.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压强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文中“车身长度相当于6辆普通公交车的长度,人以正常速度行走,从车头走到车尾,要用1分钟.”据此请你估测该巨型运输车的长度约为
70
70
米.

阅读短文,并解决文中提出的问题.

人类为揭示电和磁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82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年轻教师奥斯特,一直在寻求电和磁间的联系.一天在课堂上灵感突至,将一个小磁针放在一根直导线下方,再使导线接通电流,只见小磁针摆动了一个角度后稳定地停了下来,从而证明了:通电导线周围能产生与磁极相作用的磁场.基于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电磁铁.

(1)通电后,若小磁针不动,则它的指向可能是

[  ]

A.与导线平行
B.与导线垂直
C.与导线间夹角为锐角
D.与导线间的夹角为钝角

1821年,英国青年学生法拉第,深深地被奥斯特的实验所吸引.他想到:既然电能让磁体动,磁能否让通电导体动呢?一次实验中,他在一个水银盆的中间固定一根磁棒,旁边漂着一块插有一根铜线的软木,当铜线接通电源后,软木就动了起来,这证明了他的设想.他进一步的实验成果,为后人发明实用的电动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指明了方向.

(2)软木块由静止开始漂动起来.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了________的作用.

1822年,法拉第又想到:电流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否产生电流?他决心去探索“磁生电”的途径.此后,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1831年的一天,他实验失败后,正从线圈中收起一根磁铁时,发现和线圈相连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动了一下.于是他抓住了这一机会深究下去,终于发现了感应电流,证明磁的确能转变成电!据此,法拉第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人类从此逐步进入了电气时代.

(3)发电机是将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的机器.

(4)在法拉第的实验中,磁铁和闭合导线间相对静止能否产生感应电流?

阅读短文,并解决文中提出的问题.

人类为揭示电和磁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82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年轻教师奥斯特,一直在寻求电和磁间的联系.一天在课堂上灵感突至,将一个小磁针放在一根直导线下方,再使导线接通电流,只见小磁针摆动了一个角度后稳定地停了下来,从而证明了:通电导线周围能产生与磁极相作用的磁场.基于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电磁铁.

(1)通电后,若小磁针不动,则它的指向可能是

[  ]

A.与导线平行

B.与导线垂直

C.与导线间夹角为锐角

D.与导线间的夹角为钝角

1821年,英国青年学生法拉第,深深地被奥斯特的实验所吸引.他想到:既然电能让磁体动,磁能否让通电导体动呢?一次实验中,他在一个水银盆的中间固定一根磁棒,旁边漂着一块插有一根铜线的软木,当铜线接通电源后,软木就动了起来,这证明了他的设想.他进一步的实验成果,为后人发明实用的电动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指明了方向.

(2)软木块由静止开始漂动起来.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了________的作用.

1822年,法拉第又想到:电流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否产生电流?他决心去探索“磁生电”的途径.此后,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1831年的一天,他实验失败后,正从线圈中收起一根磁铁时,发现和线圈相连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动了一下.于是他抓住了这一机会深究下去,终于发现了感应电流,证明磁的确能转变成电!据此,法拉第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人类从此逐步进入了电气时代.

(3)发电机是将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的机器.

(4)在法拉第的实验中,磁铁和闭合导线间相对静止能否产生感应电流?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公路列车
一般的运输车辆大都装载几吨或者几十吨的货物,但如果是上百吨的庞然大物,该怎么运输呢?本台记者这两天在青海西宁通往格尔木的109国道上,发现了一辆超大型运输车,货物是一种大型变电设备,连车带货,总重量达200吨.
这种巨型运输车也被称为“公路列车”,记者见到它时,货车正行驶在青海109国道的日月山路段,这里的海拔3500米,货车行驶非常缓慢.在巨型货车临时停车的间隙,记者仔细看了看这辆货车,并拍下如图所示照片.这辆“公路列车”的轮胎多达180个.车身长度相当于6辆普通公交车的长度,人以正常速度行走,从车头走到车尾,要用1分钟.
由于车体庞大,车头和车尾的油箱能各装一千升柴油,简直是一个小型油罐.这辆“公路列车”行驶缓慢,每天只能走一两百公里.即将翻越的橡皮山,还存在“海拔高、坡多、坡陡、弯道角度小”等四大难题.为了能顺利翻山,公司特地从西安调来了两辆大马力的牵引车,以保证运输安全.
据了解,这台大型设备3月5日从湖南衡阳起运,在路上已经走了两个多月,行程3000多公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
同学们,通过上述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短句中,不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的是________.
A.从车头走到车尾
B.上百吨的庞然大物
C.巨型货车临时停车的间隙
D.这辆“公路列车”行驶缓慢
(2)利用两辆大马力的牵引车来解决“海拔高、坡多、坡陡、弯道角度小”等四大难题,这里牵引车的作用是________.
A.增大巨型运输车的惯性
B.减小巨型运输车的惯性
C.维持巨型运输车的运动
D.提供更强牵引力,及时调整巨型运输车的运动状态
(3)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公路列车”的轮胎多,目的是减小车辆对路面的压强
B.“公路列车”行驶缓慢,一定始终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照片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拍摄的
D.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压强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文中“车身长度相当于6辆普通公交车的长度,人以正常速度行走,从车头走到车尾,要用1分钟.”据此请你估测该巨型运输车的长度约为________米.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