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用了A、B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及部分现象准确地记录在下页表中:
为了判断是哪个条件的改变导致了最后结果的变化,在对比时要选择的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发生变化,这种科学方法叫做
请你帮助他们分析从表中获得的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
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
结论二:在成实像的情况下,
结论三:当物距在
结论四:当物距在
凸透镜焦距(cm) | 物到凸透镜距离(cm) | 像到透镜距离(cm) | 像的情况 | |||
正、倒 | 大、小 | 虚、实 | ||||
凸透镜A | 14 | 20 | 47 | 倒立 | 放大 | 实像 |
30 | 26 | 缩小 | ||||
40 | 22 | 缩小 | ||||
60 | 18 | 缩小 | ||||
凸透镜B | 16 | 20 | 80 | 倒立 | 放大 | 实像 |
30 | 34 | 放大 | ||||
40 | 27 | 缩小 | ||||
60 | 22 | 缩小 |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请你帮助他们分析从表中获得的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
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
结论二:在成实像的情况下,
焦距长(短)的凸透镜,其成像的像距也长(短)
焦距长(短)的凸透镜,其成像的像距也长(短)
.结论三:当物距在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结论四:当物距在
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析:(1)需要掌握控制变量法;
(2)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总结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时的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3)要解决此题,需要认真分析表格中焦距的变化情况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根据它们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2)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总结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时的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3)要解决此题,需要认真分析表格中焦距的变化情况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根据它们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解答:解: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时(都为20cm、30cm…),焦距为14cm的透镜所成像的像距为47cm、26cm…,而焦距为16cm的透镜所成像的像距为80cm、34cm…,由此可见,焦距长(短)的凸透镜,其成像的像距也长(短).
故答案为:焦距长(短)的凸透镜,其成像的像距也长(短).
②当物距在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不管是焦距为14cm的透镜还是焦距为16cm的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当物距在大于二倍焦距时,不管是焦距为14cm的透镜还是焦距为16cm的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时(都为20cm、30cm…),焦距为14cm的透镜所成像的像距为47cm、26cm…,而焦距为16cm的透镜所成像的像距为80cm、34cm…,由此可见,焦距长(短)的凸透镜,其成像的像距也长(短).
故答案为:焦距长(短)的凸透镜,其成像的像距也长(短).
②当物距在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不管是焦距为14cm的透镜还是焦距为16cm的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当物距在大于二倍焦距时,不管是焦距为14cm的透镜还是焦距为16cm的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查了学生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一定要熟记规律的内容,能做到举一反三.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要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