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实验探究回顾:
(1)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振动
振动
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
液体
液体
可以传播声音.
(2)小明通过实验探究了“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过程如下:
①所选实验器材:
平面镜
平面镜
激光手电
激光手电
硬纸板
硬纸板
量角器
量角器
等.
②如图甲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小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在反射时,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i(°) 20 40 45 60 70
反射角r(°) 20 40 45 60 70
③比较图丙和图丁,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如图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常选用一块
玻璃板
玻璃板
作平面镜,将其竖立在铺有白纸的桌面上.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选一只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后进行观察.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像与物的大小
像与物的大小

(4)一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如图2所示,当把蜡烛放在
c或d
c或d
点时,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生活中的
投影仪
投影仪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把烛焰放在
e
e
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生活中的
放大镜
放大镜
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分析:(1)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①根据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来确定实验所需的器材.
②通过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度数可得出结论.
③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法线左边的纸板向后或向前折,则在纸板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因为玻璃板既反光又透光,所以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平面镜.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是利用等效替代法进行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4)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利用其可制成照相机.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利用其可制成投影仪.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利用其可制成放大镜.
解答:解:(1)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
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水(液体)能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振动;液体.
(2)①因实验目的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所以要有光源,反射面,硬纸板,量角器
故答案为:平面镜;激光手电.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随之增大,且二者角度相等.
故答案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③比较图丙和图丁可知:若把法线左边的纸板向后或向前折,则在纸板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由于玻璃板既反光又透光,所以既能看到前面蜡烛在后面成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这样可以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像和物的大小是用等效替代法进行比较的,即,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大小相同,所以像与物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玻璃板;像与物的大小.
(4)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时,此时f<u<2f时,即在图2中的c点或d点位置都可以,幻灯机或投影仪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此时u<f,即在图2中的e点位置,生活中的放大镜就是利用了此规律.
故答案为:c或d;投影仪;e;放大镜.
点评:(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敲击音叉时,音叉的振动不易观察,因此用音叉接触水面,通过溅起的水花来放大振动效果,运用了转换法;
(2)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