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3年底,我国正式通过了单独二胎政策.下列有关生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试管婴儿技术繁育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 |
B. | 头胎生育女孩的夫妇,二胎一定会生男孩 | |
C. | 正常人的受精过程发生在女性的输卵管里 | |
D. | 胎儿与母体血型不一样就会发生凝血现象 |
1.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细胞 | |
B. | 水分主要靠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运输 | |
C. | 植物体蒸腾散失水分的多少主要由保卫细胞控制 | |
D. | 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
19.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B. |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 ||
C. |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 D. |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
18.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A、B两棵植株进行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实验一:在杂交Ⅰ中,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授粉后,雌花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实验二:在杂交Ⅱ中,植株A的花粉被传授到与植株B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另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授粉.
上述两种杂交所获得玉米粒的颜色如表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亲代都是紫红玉米粒,子一代出现黄玉米粒,遗传学上这个现象称之为变异.
(2)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黄色玉米,从杂交Ⅰ中可判断出,理由是:植株A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即紫色玉米:黄色玉米=3:1.
(3)用G代表显性性状,g代表隐性性状,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Gg,植株B的基因型为gg.杂交Ⅰ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GG或Gg.
(4)由于长期育种的需要,须保持植株B的性状,则应采用Ⅱ(杂交Ⅰ或杂交Ⅱ)的方式.
(5)若实验室内只有上述紫红玉米粒,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培育出黄玉米粒的过程.
杂交 | 紫红玉米粒 | 黄玉米粒 |
Ⅰ | 587 | 196 |
Ⅱ | 412 | 386 |
实验二:在杂交Ⅱ中,植株A的花粉被传授到与植株B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另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授粉.
上述两种杂交所获得玉米粒的颜色如表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亲代都是紫红玉米粒,子一代出现黄玉米粒,遗传学上这个现象称之为变异.
(2)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黄色玉米,从杂交Ⅰ中可判断出,理由是:植株A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即紫色玉米:黄色玉米=3:1.
(3)用G代表显性性状,g代表隐性性状,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Gg,植株B的基因型为gg.杂交Ⅰ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GG或Gg.
(4)由于长期育种的需要,须保持植株B的性状,则应采用Ⅱ(杂交Ⅰ或杂交Ⅱ)的方式.
(5)若实验室内只有上述紫红玉米粒,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培育出黄玉米粒的过程.
15.下列有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你认为哪一个结果有科学性错误( )
A. | 在探究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 | |
B. | 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 |
C. | 探究呼吸作用,选用萌发的种子比正在生长植物体,不用考虑阳光的影响 | |
D. | 在天气晴朗的上午10时,用钻有直径为1cm左右的小孔的锡箔纸将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呈蓝色,而被锡箔纸遮住的部分则呈白色 |
13.某同学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如表,结论错误的是( )
0 112127 112135 112141 112145 112151 112153 112157 112163 112165 112171 112177 112181 112183 112187 112193 112195 112201 112205 112207 112211 112213 112217 112219 112221 112222 112223 112225 112226 112227 112229 112231 112235 112237 112241 112243 112247 112253 112255 112261 112265 112267 112271 112277 112283 112285 112291 112295 112297 112303 112307 112313 112321 150026
试管 | 加入物质 | 温度 | 时间 | 加入碘液 |
1 | 淀粉糊+唾液 | 37℃ | 5分钟 | 不变蓝 |
2 | 淀粉糊+胃液 | 37℃ | 5分钟 | 变蓝 |
3 | 淀粉糊+唾液 | 0℃ | 5分钟 | 变蓝 |
A. | 1和3试管对比,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 |
B. | 1和2试管对比,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 | |
C. | 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 |
D. | 本实验中,1试管起对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