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关于血液各种成分及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血浆有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功能 | |
B. | 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 |
C. | 白细胞数量最多,有细胞核 | |
D. | 红细胞有运输氧的功能 |
8.某人刷牙时常常牙龈出血,用食物防治,应多吃( )
A. | 胡萝卜 | B. | 新鲜蔬菜、水果 | C. | 鱼肝油 | D. | 高粱米 |
7.下列关于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绿色植物叶片承接雨水,能够减弱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 |
B. | 绿色植物吸收的水中少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 |
C. | 绿色植物形成的落叶层像海绵一样吸纳水,使更多雨水渗入地下 | |
D. |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
6.一个苹果里面有8粒种子,这些种子是由如图所示苹果花中的( )发育而来的.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5.下列关于一株水蜜桃和一头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 |
B. |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 |
C. | 通常它们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 | |
D. | 水蜜桃和牛的性状都是由它们细胞内的基因控制的 |
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其中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的是( )
A. | 分解者 | B. | 消费者 | C. | 生产者 | D. | 不能确定 |
3.下列各项属于传染源的是( )
A. | 脊髓灰质炎病毒 | B. | 结核杆菌 | ||
C. | 携有登革热病毒的蚊子 | D. | 患狂犬病的狗 |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视野从甲调整为乙,需要移动装片的方向以及应先后调节的显微镜结构一般是( )
A. | 向上 ③② | B. | 向下 ④① | C. | 向下 ③①② | D. | 向下 ③② |
10.科普阅读题
1897年,人们发现了志贺氏菌,又称痢疾杆菌.感染这类细菌后,常导致水样便、急性腹痛、发烧等.志贺氏菌每年引起大约1.63亿人患严重痢疾,并夺走超过100万人的生命,可谓是臭名昭著!
众所周知,抗生素是人们对抗这些恶魔的有力武器.但因为这些武器被滥用,许多细菌出现了耐药性,其中一些细菌甚至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成为“超级细菌”.人们如何抵抗愈发猖獗的耐药菌呢?
在自然界中,生存着一种噬菌蛭弧菌(下面简称蛭弧菌),它以其他种类的细菌为食.“捕食”的对象正是多种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其“捕食”过程见图.
目前,人类没有发现与蛭弧菌相关的疾病报道.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以菌治菌”的设想,即利用蛭弧菌去抗击病原菌的感染.但蛭弧菌本身也是一种细菌,动物的免疫系统如果发现它们,会怎样对待这些“友军”?
科学家用斑马鱼做了研究.在预实验中,将蛭弧菌注射进斑马鱼的后脑,24小时后,这些斑马鱼全部存活,而且后脑内的蛭弧菌数量逐渐减少.这样来看,蛭弧菌和斑马鱼短期内的“和谐共存”是可以达到的.
接下来,研究者开始了“以菌治菌”环节.他们先向一群斑马鱼的后脑接种了致死剂量的志贺氏菌,然后对其中的部分斑马鱼再注射蛭弧菌.研究者发现,相比于对照组,注射了蛭弧菌的斑马鱼后脑内志贺氏菌大量减少,72小时后斑马鱼的存活率也更高.
在此过程中,斑马鱼的免疫系统也没闲着:白细胞探测到蛭弧菌后,它们会聚集到注射部位将蛭弧菌吞噬.这看起来是“恩将仇报”,但免疫系统其实也是在尽忠职守.随后,研究者利用药物削弱了斑马鱼的免疫系统,再用志贺氏菌感染它们.这时,尽管蛭弧菌依然神勇,斑马鱼的存活率却明显下降,这说明免疫系统并不只是在拖蛭弧菌的后腿.
至此,研究者认为,在抗击志贺氏菌感染时,蛭弧菌和斑马鱼免疫系统能巧妙地“配合”:蛭弧菌对志贺氏菌的“捕食”开始得非常迅速,能够在感染初期控制住志贺氏菌繁殖的势头,帮免疫系统减轻应对的压力.而等到大批白细胞赶来时,蛭弧菌已经饱餐过一顿,收拾志贺氏菌余孽的工作,免疫系统自己也能完成好.
在耐药菌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找到新的应对手段.前景越令人期待,研究者的推进工作也越要细致周密.蛭弧菌能不能真正作为“活的抗菌药”加入人类与病原菌的战争当中,我们将继续关注.
(1)志贺氏菌是引起痢疾的病原体,能破坏人体大肠内表面的上皮细胞,影响大肠对水分的吸收,引起水样便.
(2)蛭弧菌的“捕食”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识别→吸附→侵入→利用宿主细胞的内容物生长→增殖→裂解宿主细胞.由此可见,蛭弧菌的生活方式为寄生.
(3)进入斑马鱼体内的蛭弧菌和志贺氏菌,能够被白细胞吞噬.在人体内,类似的免疫方式属于B和D.(选填下列字母)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第一道防线 D.第二道防线
(4)文章中提到了多个实验,见表.其中能表明在抗击志贺氏菌感染时,蛭弧菌和斑马鱼免疫系统巧妙“配合”的实验组合是2、3、4.(选填表中的数字)
(5)关于能否将蛭弧菌制成药物替代抗生素,应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选填下列字母)
A.根据斑马鱼的实验结果,说明蛭弧菌一定能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
B.蛭弧菌对其他病原菌的杀伤能力还有待验证
C.如何避免大量蛭弧菌杀死有益的共生菌群,还需进一步研究
D.“以菌治菌”属于生物防治,不会让志贺氏菌产生耐药性.
0 107577 107585 107591 107595 107601 107603 107607 107613 107615 107621 107627 107631 107633 107637 107643 107645 107651 107655 107657 107661 107663 107667 107669 107671 107672 107673 107675 107676 107677 107679 107681 107685 107687 107691 107693 107697 107703 107705 107711 107715 107717 107721 107727 107733 107735 107741 107745 107747 107753 107757 107763 107771 150026
1897年,人们发现了志贺氏菌,又称痢疾杆菌.感染这类细菌后,常导致水样便、急性腹痛、发烧等.志贺氏菌每年引起大约1.63亿人患严重痢疾,并夺走超过100万人的生命,可谓是臭名昭著!
众所周知,抗生素是人们对抗这些恶魔的有力武器.但因为这些武器被滥用,许多细菌出现了耐药性,其中一些细菌甚至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成为“超级细菌”.人们如何抵抗愈发猖獗的耐药菌呢?
在自然界中,生存着一种噬菌蛭弧菌(下面简称蛭弧菌),它以其他种类的细菌为食.“捕食”的对象正是多种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其“捕食”过程见图.
目前,人类没有发现与蛭弧菌相关的疾病报道.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以菌治菌”的设想,即利用蛭弧菌去抗击病原菌的感染.但蛭弧菌本身也是一种细菌,动物的免疫系统如果发现它们,会怎样对待这些“友军”?
科学家用斑马鱼做了研究.在预实验中,将蛭弧菌注射进斑马鱼的后脑,24小时后,这些斑马鱼全部存活,而且后脑内的蛭弧菌数量逐渐减少.这样来看,蛭弧菌和斑马鱼短期内的“和谐共存”是可以达到的.
接下来,研究者开始了“以菌治菌”环节.他们先向一群斑马鱼的后脑接种了致死剂量的志贺氏菌,然后对其中的部分斑马鱼再注射蛭弧菌.研究者发现,相比于对照组,注射了蛭弧菌的斑马鱼后脑内志贺氏菌大量减少,72小时后斑马鱼的存活率也更高.
在此过程中,斑马鱼的免疫系统也没闲着:白细胞探测到蛭弧菌后,它们会聚集到注射部位将蛭弧菌吞噬.这看起来是“恩将仇报”,但免疫系统其实也是在尽忠职守.随后,研究者利用药物削弱了斑马鱼的免疫系统,再用志贺氏菌感染它们.这时,尽管蛭弧菌依然神勇,斑马鱼的存活率却明显下降,这说明免疫系统并不只是在拖蛭弧菌的后腿.
至此,研究者认为,在抗击志贺氏菌感染时,蛭弧菌和斑马鱼免疫系统能巧妙地“配合”:蛭弧菌对志贺氏菌的“捕食”开始得非常迅速,能够在感染初期控制住志贺氏菌繁殖的势头,帮免疫系统减轻应对的压力.而等到大批白细胞赶来时,蛭弧菌已经饱餐过一顿,收拾志贺氏菌余孽的工作,免疫系统自己也能完成好.
在耐药菌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找到新的应对手段.前景越令人期待,研究者的推进工作也越要细致周密.蛭弧菌能不能真正作为“活的抗菌药”加入人类与病原菌的战争当中,我们将继续关注.
(1)志贺氏菌是引起痢疾的病原体,能破坏人体大肠内表面的上皮细胞,影响大肠对水分的吸收,引起水样便.
(2)蛭弧菌的“捕食”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识别→吸附→侵入→利用宿主细胞的内容物生长→增殖→裂解宿主细胞.由此可见,蛭弧菌的生活方式为寄生.
(3)进入斑马鱼体内的蛭弧菌和志贺氏菌,能够被白细胞吞噬.在人体内,类似的免疫方式属于B和D.(选填下列字母)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第一道防线 D.第二道防线
(4)文章中提到了多个实验,见表.其中能表明在抗击志贺氏菌感染时,蛭弧菌和斑马鱼免疫系统巧妙“配合”的实验组合是2、3、4.(选填表中的数字)
实验 | 1 | 2 | 3 | 4 |
处理 方法 | 免疫系统正常;注射蛭弧菌 | 免疫系统正常;注射大量志贺氏菌 | 免疫系统正常;先注射大量志贺氏菌再注射蛭弧菌 | 免疫系统异常;先注射大量志贺氏菌再注射蛭弧菌 |
结果 | 斑马鱼全部存活 | 斑马鱼存活率很低 | 志贺氏菌大量减少,斑马鱼存活率高 | 斑马鱼存活率低 |
A.根据斑马鱼的实验结果,说明蛭弧菌一定能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
B.蛭弧菌对其他病原菌的杀伤能力还有待验证
C.如何避免大量蛭弧菌杀死有益的共生菌群,还需进一步研究
D.“以菌治菌”属于生物防治,不会让志贺氏菌产生耐药性.